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3期 刊出日期:2020-05-15 上一期    下一期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专栏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三维动力体系的系统再造研究
    任保平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3):  5-10. 
    摘要 ( 144 )   PDF(pc)(453KB) ( 151 )   收藏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升级版,开拓了发展经济学发展动力理论的新境界。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要求宏观上要坚持效率标准,中观上要坚持结构标准,微观上要坚持市场标准。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标准,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不仅仅是动力转换问题,而且是动力体系的系统再造。动力体系系统再造的需求包括创新驱动动力需求、人力资本动力需求、制度动力需求和改革动力需求。新的动力体系要求从产业链新动力、新兴产业动力、企业家新动力、新业态动力等方面再造。通过需求侧消费引领、供给侧创新驱动、环境层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形成三维动力体系。动力体系系统再造的路径是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和体制层面发力,形成需求侧消费引领、供给侧创新驱动、环境层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的三维动力体系的系统再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王立胜, 郭冠清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3):  11-18. 
    摘要 ( 233 )   PDF(pc)(578KB) ( 221 )   收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指导中国经济发展的“系统化学说”,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键和难点是确立正确的研究对象。对古典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可发现,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具有客观性,是研究生产、交换及其分配规律的科学,包含生产、交换和分配三个研究的维度,至于是否应该把消费维度纳入研究之中,则可以根据研究需要确定。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中国社会主义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学,具有明显的“国别性”和“历史性”,因而需将国家、历史两个维度纳入研究对象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交换及其分配规律的科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的价值范畴何以客观?
    赵磊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3):  19-28. 
    摘要 ( 166 )   PDF(pc)(677KB) ( 246 )   收藏
    在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观点中,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正面回答的质疑是:既然价值与价格并不一致,那么,马克思的价值范畴的客观实在性又在哪里呢?围绕价值范畴的客观实在性进行分析可发现,马克思对价值对象性的分析为人们理解价值范畴的客观实在性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路径;在马克思分析的两种“价值量”中,以劳动时间为单位的“价值量”是定性意义上的“价值量”;与量子力学测量波函数会导致“波包塌缩”一样,经济学试图直接用劳动时间来测量价值是不可能的,但是,对价值做定性意义上的数学分析和测量不仅是必要的,也是科学的;“价值决定”从结构和关系的向度,充分呈现了价值范畴的客观实在性;虽然现象学拒斥现象与本质的二分法,但却并不否认对本质的追问,而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的三个步骤就是对本质的追问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五四专题研究
    从五四时代到新时代——现代中国的发展主题
    程美东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3):  29-38. 
    摘要 ( 221 )   PDF(pc)(714KB) ( 249 )   收藏
    从五四时代到新时代,现代中国的发展主题是一致的,那就是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五四运动从现代国家意识、人民意识和指导思想上影响了现代中国的发展。五四最大的政治遗产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五四也始终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五四精神始终激励、影响着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内容。五四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始终奋斗在中华民族复兴梦想的征途上,已经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正在向强起来的伟大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历史纪念中的包容与紧张:1948年之平津五四纪念
    刘一皋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3):  39-50. 
    摘要 ( 192 )   PDF(pc)(931KB) ( 372 )   收藏
    历史纪念乃是中国近现代政治活动的惯用形式与内容,五四纪念尤为重要,随着纪念主体变换、仪式更新,被赋予新的意义以适应现实政治需要。1948年的中国,国家政治制度即将面临根本性的变革,北平正在回归政治文化的中心位置,五四运动的发生已近而立之年,五四纪念也更能反映代际交替、时代更新中的各种复杂现象。1948年之平津五四纪念具有包容与紧张两大特征,这是新时代降临前夕的特殊产物。尽管军事、政治高度对立,共同历史的纪念提供了不同政治党派、不同观点意见参与的机会,有助于加深对当时历史场景各种面向的了解,对把握较长时期历史发展走向亦有启示。紧张则是革命者、新青年们准备热情地拥抱新时代时,对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尚无充分准备的一种景况,五四纪念延续了批判精神、丰富了历史经验,对“新”的认识与实践还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礼敬五四:《台湾文化》与台湾光复初期的文化生态
    赵立彬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3):  51-57. 
    摘要 ( 243 )   PDF(pc)(981KB) ( 419 )   收藏
    光复初期由台湾文化协进会创办的机关刊物《台湾文化》,有意识地引介祖国大陆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继承“民主”与“科学”,礼敬五四新文化,将五四的“民主”“科学”精神接续起来,试图既为台湾的文化重建开辟新路,也为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寻找一个新的空间。《台湾文化》的主要撰稿人之一杜容之,在创刊号中就初步介绍了祖国大陆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这种清新、自由、进步的文化生态,与当时国民党统治下大陆的思想文化统制格局形成明显的“时代差”,造成官与民、政治与社会、官僚当局与知识界扞挌不入的局面,是造成治台当局意识形态统制失败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发展
    “公有私用”: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所有权和社会所有制设想
    程广云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3):  58-64. 
    摘要 ( 227 )   PDF(pc)(851KB) ( 133 )   收藏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所有权和社会所有制的设想来自西方思想史上关于所有权和所有制设想的基本问题域,虽然当时欧洲工人运动所信奉的种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主张为其设想奠定了理论的根基,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洛克、康德和黑格尔等人的类似设想却为其提供了主要的理论资源。通过认真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文本,我们可以发现这一设想的基本结构前后一致。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历史前提,包括两个基本方面: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用于生产;生活资料归个人所有,用于消费,也就是生产资料公有而生活资料私用即“公有私用”的财产制度。前者是社会联合的条件,后者是个人自由的条件。由此构建自由人联合体。我们可以用分工—机器—智能机器这一历史进程来探讨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现实可能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研究方法新探
    张立波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3):  65-72. 
    摘要 ( 266 )   PDF(pc)(935KB) ( 368 )   收藏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系“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材料”而作,以往主要是从社会调查的角度阐发其研究方法及其意义。基于当今社会研究的参与观察法、材料征引法和田野笔记写作法,可以发现,恩格斯“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资料”研究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具有方法上的示范价值,《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堪称参与式观察、材料综合运用和田野笔记写作等方面的先驱文本。由此,《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有望纳入凝视的思想史中,展现新的文本景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关于正义的“生产性”重构及其指向
    魏传光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3):  73-81. 
    摘要 ( 183 )   PDF(pc)(965KB) ( 125 )   收藏
    政治经济学的根本问题究竟是财富生产还是财富分配?正义的核心是“生产性”还是“分配性”?马克思从生产的历史性和社会性分析入手,指出生产不是抽象的、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而是由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社会关系。由此,马克思开始了正义的“生产性”重构,把理解正义的重心从分配领域转向生产领域,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活动、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合理性前提和合目的性根据进行价值检审。马克思对正义的“生产性”重构对于我们走出自由主义分配正义的窠臼,彻底地批判资本主义财富增长的剥削性质以及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性、暂时性奠定了分配正义所无法企及的理论根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学研究
    作为惠爱的“审美”
    刘旭光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3):  82-89. 
    摘要 ( 212 )   PDF(pc)(1118KB) ( 136 )   收藏
    西方美学玄默静观的传统和康德提出的非功利性的自由愉悦,会导致“审美冷漠”的发生。审美应当是一种预设着“惠爱”的观看方式。在审美和赞同之间存在着无法割裂的联系:惠爱是审美行为的前提,它唤醒认同性的情感以及“美的灵魂”,惠爱是自由之爱,但惠爱并不脱离审美对象,在以惠爱为前提的审美观看中,包含着一种“成物”的状态与期待,是以“怜物”之心欣赏与期待着对象的“尽性”与“天成”,从而达到对对象之存在的肯定。应当以建立在惠爱上的审美观来克服审美冷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王国维的美育思想及其境界诉求
    郑伟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3):  90-95. 
    摘要 ( 276 )   PDF(pc)(1010KB) ( 356 )   收藏
    王国维的境界说是其美育视野下重新规划古典文学价值的一部分,“真理之不隔”即是境界。这个境界联系着世界真相与人生真谛两重真理层次,前者在认识论上启发世人“希求解脱之勇气”,后者在伦理意义上昭示着生命的超越和自由。从认识论走向伦理学,这是王国维的境界说通向美育之途的关键。同时,由于受到本体论思维的影响,境界说超越了文学经验层面的内涵,指向了真理的存在方式问题。境界说是由中国问题意识建构的生命学问,也是基于真理的自性诉求而来的艺术哲学,并非单纯的文学论域和认识论美学范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子“自然论”美育思想探析
    唐善林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3):  96-103. 
    摘要 ( 234 )   PDF(pc)(1193KB) ( 272 )   收藏
    老子思想虽然很少涉及艺术和审美活动,但它在追寻宇宙自然和人生社会的本源规律时,不仅为中国艺术和审美活动奠定了一整套有着重大影响的美学知识话语,而且还为中国美育在最初阶段就树立了鲜明的“自然论”特征。老子思想在探赜宇宙本源及其创化世界的奥妙时,无意中实现了一种审美转向的可能。一方面为我们如何从原初大道的自然状态去达到艺术和审美的至境提供了旨归,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如何以道法自然的理念去实施社会和人格美育开启了路径。对老子“自然论”美育思想的深入探析,既有利于推进老子学术研究的发展,也有助于中国当代美育的建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研究
    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的类型转向及特征
    高和荣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3):  104-110. 
    摘要 ( 334 )   PDF(pc)(1224KB) ( 459 )   收藏
    民生保障是我们特有的范畴,是对西方社会保障及社会福利等概念的超越与深化。中国的民生保障是“保民”“安民”“利民”及“富民”四个层次内容的统一,体现着社会福利水平的高低,展示了国家社会治理的目标和任务。从民生保障水平的高低上看,依据城乡居民八大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总和,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托底型、基本型、改善型以及富裕型等四种民生保障类型,不同类型的民生保障制度发挥着不同的治理功能。总体上看,中国的民生保障制度体现民生供求的义务性、民生保障的整体性以及民生保障的理想性等特点,展示出我国民生保障范畴在社会福利领域中的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社会养老服务发展转变与质量提升——基于新中国成立70年的回顾
    杨翠迎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3):  111-118. 
    摘要 ( 239 )   PDF(pc)(1662KB) ( 266 )   收藏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养老服务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取得了巨大成就,顺利实现了制度、功能和理念的三大变革,建成了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补充的三层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为城乡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养老服务保障。然而,当前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程度逐步加深,经济发展乏力,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人民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加大,并且向着多元化、多层次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服务供给却呈现出不平衡不充分的特点,供需矛盾突出。为此,迫切需要推动社会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整体谋划、分类推进、多主体联动,共同促进医养护服务深度融合,提高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福利的时代图景变迁与中国未来走向
    蒲新微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3):  119-126. 
    摘要 ( 222 )   PDF(pc)(1281KB) ( 98 )   收藏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物质匮乏时代而走向物产丰富的时代。植根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受力于政治思想理念,社会的每一发展阶段都绘就了特色的福利图景。伴随个体幸福和社会福利走过的“零点空白—普惠共享—阶层分化—权力主导—制度构建”的从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理想到现实的过程,社会福利的话语体系也经历了“实用观—正义观—功利观—制度观”的转向。中国未来的社会福利理念和实践终将回归到人本身,即以为了人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在人权丰富性、需求双向性和主体能动性作用下,通过人本回归和多元汇集创造出更充分、更可持续、更高质量、更具满足感的社会福利图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养老金与城乡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关联性探析
    韩艳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3):  127-133. 
    摘要 ( 215 )   PDF(pc)(1144KB) ( 188 )   收藏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乃至全球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生活满意度则是衡量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福祉的一项重要指标。实证结果表明,是否享有养老金、养老金类型和养老金水平都对城乡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影响。因此,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在养老金制度并轨的基础上,努力缩小养老金水平间的过高差距,同时要大力促进健康服务业,尤其是社区医疗服务的发展,使老年人能够获得便捷的健康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习近平国家总体安全战略研究·生物立法专题研究
    《生物安全法》的立法定位及其展开
    秦天宝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3):  134-147. 
    摘要 ( 270 )   PDF(pc)(1604KB) ( 281 )   收藏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将各界一直普遍关注的生物安全问题再次推向前台。尽早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的高度优先事项。生物安全风险的来源不断扩大、类型不断增加、领域日益广泛。为了应对日益多发的生物安全风险、遵循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逻辑思路、满足生物安全法律体系的建构需要,即将出台的《生物安全法》应当是一部以安全为价值导向的基础性、政策性立法。在此基础上,应当确立以《生物安全法》为核心,由生物安全管制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体系、特定事项部门规章等组成的层次分明、建制完备的生物安全法律体系。《生物安全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风险预防原则、全程控制原则、分类管控原则和多元共治原则等,还应对意识培养、事先预防、监督监测、应对救济这四类基本制度做出全面构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安全语境下生物入侵的法制因应
    于文轩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3):  148-153. 
    摘要 ( 139 )   PDF(pc)(1112KB) ( 317 )   收藏
    作为生物安全重要方面的生物入侵防范,构成了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我国目前制定了一些与生物入侵防范相关的立法,并基于此形成了一些法律制度,在生物入侵管理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立法目的偏离、防控方式不健全、监管制度不完善、法律责任机制缺失等问题。国际社会和典型国家在近几十年间取得的成熟经验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应对功利主义传统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行矫正,吸收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的有益经验,对预防性、控制性和补救性三类机制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史潭新论
    《申报》对于洋务民用企业的评论——以对上海机器织布局创办的社评为例
    李玉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3):  154-160. 
    摘要 ( 230 )   PDF(pc)(1405KB) ( 134 )   收藏
    作为洋务民用企业之一的上海机器织布局筹办时间长达十余年,在此期间,《申报》一直持续关注,发表了多篇专门的社评。这些社评既有对创办章程的解读,也有对企业事务的追踪;既有对技术引进的推介,也有对公司机制与企业管理的检讨;既有对行业趋势的分析,也不乏为企业的减免税负等政策待遇吁求。其基本立场是肯定过于批评,鼓励多于指责,对该局的创办一直充满期待,寄以厚望。《申报》的相关评论,不仅站在纺织行业一隅,而且延展至民族经济全局,是其重工重商思想的组成部分。《申报》之于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关系是晚清新媒体积极关注洋务事业的事例之一。大众媒体的参与,进一步增加了晚清洋务民用企业的社会性,有助于“洋务”成为一场“运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中国糖业经济的“明清变革”
    赵国壮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3):  161-174. 
    摘要 ( 450 )   PDF(pc)(1611KB) ( 780 )   收藏
    明末至清中期是中国糖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革时期,可以称之为“明清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专业化”:甘蔗从名贵植物发展到普通经济作物,甘蔗种植呈专业化发展趋势;(二)“扁平化”:手工制糖经验得到系统总结,制糖技术达到了发展峰值,并日益“程式化”“去技能化”;(三)“庶民化”:糖品消费呈大扩张趋势,日常生活用糖以及以节令用糖、社交用糖为代表的民俗用糖日渐普遍化,糖品从漫长的稀有品(药品、贡品)、奢侈品时代转入普通生活品、生活必须品时代;(四)“全球化”:制糖技术及糖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这一时期中国的甘蔗种植、制糖技术、糖品消费和糖品外贸等方面在东亚甚至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是当之无愧的东亚糖业大国。与18—19世纪西方甘蔗种植园经济相比,中国糖业经济的这些革命性变革是内生性的,是中国糖业经济自唐宋以来长期积累性发展的结果。中国糖业经济发展的“明清变革”,上承宋元的中国制糖业初始探索,下启近代中国糖业经济的规模发展,聚焦于此,能为分析、理解1800年前后中国与西方分流的论争提供新的案例与探讨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应急管理
    国际互救型医疗卫生体系及中国未来的卫生援外方向
    刘民权, 王曲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3):  175-183. 
    摘要 ( 215 )   PDF(pc)(1276KB) ( 209 )   收藏
    无论是疫情还是自然灾害,在地方性或全球性灾难频繁发生的当今,每个国家都需行动起来,未雨绸缪,做好应对灾难的准备。在健康领域,各国须构筑好能抵御重大灾害的医疗卫生体系。在一些较大和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也许单靠本国努力就能成功地构筑好这样的体系,但在更多国家,特别是中小发展中国家,则需要强有力的国际层面的支援,包括在发生重大灾难时可动用的一支强有力的医护和公卫国际力量。目前这样的支援只事后出现在国际人道援助框架内,远没有成为各国事前规划的一部分。这样的事前筹划,对于单个国家来说,是其抵御重大灾害的医疗卫生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国际层面来说,则是一种互助互救型国际医疗卫生体系的一部分。我国需规划对外卫生援助的长期方向和目标,从基本的卫生公平原则出发,需坚持把援助的重心放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帮助他们构筑起能抵御重大灾害的医疗卫生体系。依靠我国自身的力量和通过推动广泛的国际合作,我们应引领全球为此努力,而这将是我们能为全球提供的最大和最宝贵的公共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大疫情防控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四维价值
    张正光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3):  184-191. 
    摘要 ( 331 )   PDF(pc)(1281KB) ( 215 )   收藏
    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人类社会应该如何高效应对此次疫情?西方国家基于冷战思维而形成的霸权合作论和制度合作论显然已经失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人类观、利益观、价值观、合作观等维度为之提供了新的科学解答,即在人类观上秉持的人“类”“本质统一性”是战胜疫情的基本前提,在利益观上坚持的“共同利益观”是战胜疫情的可靠基石,在价值观上构筑的“共同价值观”是战胜疫情的价值导向,在合作观上倡导的“全球合作观”是战胜疫情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精细化治理与特大城市社区疫情防控机制建设——以上海基层社区疫情防控为例
    董幼鸿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3):  192-200. 
    摘要 ( 318 )   PDF(pc)(1641KB) ( 238 )   收藏
    精细化治理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管理模式的创新,它强调精准、精确、细致、严格等基本原则,突出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等精细化治理手段和方式。在精细化治理理论视阈下,城市社区疫情精细化防控的理论分析框架应包括精细化的文化理念、全流程的精细化要求和新技术手段应用等内涵和要素。城市社区疫情精细化防控机制可从风险识别、评估、预警、决策、沟通、响应和责任追究等角度进行建构,该机制建设的目标是促进疫情风险治理过程更加精细化和精准化,将风险管理的关口前移,实现常态和非常态结合,其目的是促进城市社区公共危机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最终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常规模式下基层治理的多重逻辑——基于L市6乡镇疫情防控的案例研究
    李辉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3):  201-208. 
    摘要 ( 200 )   PDF(pc)(1730KB) ( 246 )   收藏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载体,基层乡镇和社区在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中,L市6乡镇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联防联控工作组、属地管理层级、帮扶工作队和包村干部为主要结构,以工作会商、信息沟通、督办检查为主要机制,鲜活地呈现了非常规模式下中国基层治理的运动样态和行动逻辑。以科层逻辑为明线勾勒出非常规模式下基层治理行动的架构;以政治逻辑为暗线,奠定了非常规模式下基层治理行动的根基;作为科层逻辑的明线与作为政治逻辑的暗线交汇于以村社、单位为主的“空间场域”和以乡镇、工作区为主的“功能场域”,成为非常规模式下基层治理行动的重要载体。三重逻辑间并非无交集地并行,而是相互嵌入、相互渗透,织就了非常规模式下自上而下、统一领导的基层治理网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