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2期 刊出日期:2020-03-15 上一期    下一期
    疫情下的社会与人文
    生命安全价值至上:现代公共性社会的生存难题——“新冠”疫情背后的人性与制度伦理考量
    袁祖社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2):  5-11. 
    摘要 ( 284 )   PDF(pc)(507KB) ( 279 )   收藏
    生命安全是人类生存与生活实践中最大的公共性安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对人类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一是来自自然本身——所谓“天灾”,二是来自人类不恰当的生存与生活自身——所谓人灾。人灾的实质是人类的活动僭越了人的本分和职分,违背了自然规律。历史上和现实中各种直接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灾害、疫情周期性呈现,需要人类理智审慎对待。痛定思痛,我们需要在对疫情作自然之问、技术之问、社会之问以及生存与生活方式合理性之问的基础上,矫正人类生存的基本价值坐标,培育共同体信念主导的中国特色“公共性社会”,诉诸现代公共价值理念范式下制度和人性治理的双管齐下,以集体行动的逻辑,获得和体验一种体面、优雅、尊贵的属人生活的真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大疫情下的应急管理机制与地方治理
    林卡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2):  12-22. 
    摘要 ( 534 )   PDF(pc)(2369KB) ( 412 )   收藏
    回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蔓延,最后演变成全国性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历程可以发现,地方政府在抗击疫情的应急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对比湖北、浙江两地地方政府在危机处理中采取不同的措施所引发民意反响的差异,可见应急管理的成效与地方社会治理的水平密切相关。因此采用协同型应急管理模式有助于强化地方应急管理责任,推进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协同,弥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在此次事件中反映出来的各种漏洞,提升应对公共安全重大危机的处置能力,避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遭受重大损失,提升应急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个人信息保护的法治慎思
    陈兵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2):  23-32. 
    摘要 ( 304 )   PDF(pc)(687KB) ( 341 )   收藏
    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我国各级政府部门联合相关数据企业共同协作,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数据化技术对疫情进行联防联控并取得显著成果。然而,在公众积极提供个人数据信息配合疫情防控的同时,个人信息保护法制体系的不完善、数据应用行业自治规范的不健全以及公民数据信息安全意识的不充分等法治风险逐渐凸显,暴露出个人(数据)信息在其概念内涵、保护原则及例外适用上的规范困惑和实践困境。故此,在依法打好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的战略指示下,有必要从提高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速度和效度、强化数据应用自治规范的建设和完善、提高公民数据信息安全的法治意识和能力等三个维度改善和平衡个人数据利用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关系,强固我国应对各类突发重大公共事件的综合能力,最终实现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明清灾害文学书写与御灾信仰的精神史意义
    王立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2):  33-39. 
    摘要 ( 172 )   PDF(pc)(810KB) ( 294 )   收藏
    对明清灾害文学书写中应灾御灾信仰的精神史意义的发掘,可侧重三个维度。一是交叉视野的多种文本载录模式。其中的灾害习俗与御灾信仰不是简单的仪式问题,而牵涉宗教、民俗、道德伦理等一系列精神领域,其多学科之间的界限很难分清,御灾信仰、叙述与仪式等都属于现实物质存在构成基础上的精神表现。二是多种灾害的分类描写与多灾叠加的张力作用。灾害给古代社会造成破坏,多维合力激发起禳灾、应灾、避灾、赈灾等社会行为,许多日常社会隐伏的矛盾、问题,都在灾害降临时集中、尖锐地表现出来。匿灾、冒赈等一系列赈灾弊端,不仅是贪欲、权力对救灾资源的攘夺、挥霍,深层上还可洞察到“天降灾惩罚罪恶”“宿命”等民间信仰传统下的逃避;有地方保护主义式的以邻为壑,被灾者也有好逸恶劳、趁火打劫等行为。三是灾害载录者以其熟谙的艺术形式表现应灾、御灾中的人文精神,直接或间接地展示出本民族的应灾文化传统以及他者文化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发展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三个理论维度
    阎孟伟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2):  40-45. 
    摘要 ( 303 )   PDF(pc)(778KB) ( 200 )   收藏
    共产主义理论是马克思理论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无产阶级政党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对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需要作出充分的理论阐述。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至少有三个理论维度:其一,历史规律维度; 其二,人的解放维度; 其三,世界历史维度。从这三个理论维度出发,当代中国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核心内容的改革开放,既具有合乎社会经济形态发展规律的客观必然性,又具有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基本目的的价值合理性。只有通过市场化的改革才能实现从政治解放向人类解放的过渡,才能真正吸收资本主义制度中一切肯定的成就,同时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实现向共产主义的过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实践批判的价值旨趣及其当代意义
    孙民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2):  46-52. 
    摘要 ( 189 )   PDF(pc)(824KB) ( 207 )   收藏
    批判精神是哲学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强大动力。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从物质生活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奠基在实践批判的基础之上。实践批判是从物质生活的内在矛盾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中,揭示社会现实生活的真正内涵。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尽管立足于资本主义矛盾和结构的实践批判,但是,马克思的实践批判不仅具有现实性维度,而且具有超越性维度。也就是说,马克思的实践批判,不仅是马克思生活时代的精华,而且超越了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只要人类的实践是异化的,马克思实践批判的价值旨趣就会不断地彰显。马克思的实践批判深入到历史与未来的内在张力之中,从而不断地解答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西克对实践概念三种变形的批判及创造性阐发——一种对《具体的辩证法》的新解读
    刘贵祥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2):  53-60. 
    摘要 ( 160 )   PDF(pc)(935KB) ( 167 )   收藏
    实践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但是不论马克思主义内部还是外部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并不相同。长期以来,国内对《具体的辩证法》有两种典型解读,即文本学解读和存在论解读。这两种解读,因为错失科西克对马克思和海德格尔进行的思想融合的巨大努力,要么使文本学解读变成一种对科西克思想的错误肢解,要么通过存在论解读忘记科西克的落脚点仍然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实际上,科西克对实践概念的解读和阐发是一种“海—马互释”式的解读。这种解读的理论贡献是,他从批判实践概念的三种变形开始,创造性地阐发了实践概念的三个向度及其特点。因此,《具体的辩证法》全书不仅贯彻了“实践一元论”的观点,而且也体现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刑法问题研究
    刑法的扩张对谦抑性的悖离
    李洁, 孔祥参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2):  61-68. 
    摘要 ( 218 )   PDF(pc)(1430KB) ( 265 )   收藏
    近年来,我国刑法进入立法活性化时代,立法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犯罪圈的扩大和罪刑结构的调整。犯罪圈扩大的方式主要包括抽象危险犯的设定、持有型犯罪的增加和帮助行为、预备行为正犯化等。罪刑结构的调整表现为刑罚裁量制度和刑罚执行制度的修改以及刑罚配置上的重刑化倾向。司法解释通过将行政处罚后又实施以及小概率事件作为罪量要素、对兜底条款的扩大解释等方式不断扩大犯罪成立范围。刑法立法和司法中出现的犯罪圈的扩大以及重刑化倾向悖离了刑法谦抑性的基本理念,体现出社会治理对刑法的过度依赖。必须审慎立法司法,以谦抑性的视角检视刑法的扩张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秦及西汉初期的奸罪与腐刑——以出土简牍资料为主要依据
    霍存福, 程令政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2):  69-79. 
    摘要 ( 307 )   PDF(pc)(1009KB) ( 261 )   收藏
    在秦及西汉初期,奸罪已经被分为和奸与强奸两种类型,其相应的刑罚也有相当大的区别,其中的强奸要被处以腐刑。不过,在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腐刑的适用并不单纯,在其律文之中,腐刑无法以一种统一的含义去理解。如果结合奸罪分析腐刑就会发现,在秦及西汉初期存在两种不同意义上的腐刑。虽然在秦汉之后的传统中国法里,这两个问题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在出土简牍资料中却可发现秦及西汉初期的奸罪与腐刑之间的隐秘联系,并可以尝试将这种联系追溯到刑罚初定之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助残社会机制构建研究
    社会投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服务的逻辑与效用
    周沛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2):  80-86. 
    摘要 ( 145 )   PDF(pc)(990KB) ( 133 )   收藏
    以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为主要对象的辅助性就业服务超越了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等传统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的方式外部化、主体单一化、对象有限性、手段粗放性的局限。辅助性就业服务以权责统一为伦理起点,以多元协同为主体基础,以风险利用为实践途径,与积极福利理念下的社会投资逻辑相契合。作为社会投资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服务是残障个体赋权增能、残障家庭能力发展、助残组织培育孵化、市场主体责任践履、社会精神文明实践的重要途径,具有多重投资效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禀赋、可行能力与残障青年创业支持——基于Z市典型案例的分析
    易艳阳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2):  87-94. 
    摘要 ( 133 )   PDF(pc)(1130KB) ( 185 )   收藏
    自主创业是契合残障青年生理与年龄特质的高质量就业途径。客观的生理障碍致使残障青年面临创业资源禀赋不足或者难以将创业资源禀赋转化为创业可行能力的困境。外部的创业支持是帮助残障青年克服转化障碍、生成创业可行能力、实践创业功能性活动的重要保障。Z市三位残障青年的创业案例,展现出不同资源禀赋条件下创业可行能力的生成路径以及所需的基本要素。对残障青年的创业支持,应从资源禀赋与可行能力视角,构建可持续的支持过程系统、多元化的支持主体系统以及多样性的支持内容系统,有助于残障青年整合创业资源、提升创业能力、增进创业水平,实现优质就业与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治理模式建构
    新时代公共安全治理的一体化建构研究
    刘朝晖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2):  95-102. 
    摘要 ( 161 )   PDF(pc)(1095KB) ( 416 )   收藏
    公共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体现,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障。新时代面临新旧事物的交替与变更、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的冲击与交融、社会改革的破立并举,需要在治理目标、治理场域、治理模式、应对状态等多方面,加强整体部署,实现公共安全治理路径的战略转向,以统揽国家能力之治与公共事务之治,集成线上治理与线下治理,协同网格化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融通风险管控与应急处置,形成联动融合、集约高效的一体化公共安全治理格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户分化、风险策略与农业风险治理
    贺书霞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2):  103-108. 
    摘要 ( 109 )   PDF(pc)(1351KB) ( 141 )   收藏
    当前的农业经营主体具有异质性的特点,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户普遍都面临同样的风险。而他们对风险的认知和采取的应对风险的手段和措施的不同,引起农户福利的差异并对农业经济效率产生影响。普通农户通常采用保守型策略应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一定的市场风险应对能力。治理理论强调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和合作,农业风险的应对亟须从单一的政府为主导的管理转向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公共部门职责在于顶层设计,实时做好立法等制度供给,提高农业微观主体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风险意识,综合利用风险工具,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发挥政府—市场—组织在农业风险应对中的功能,有助于保障农户收入,推进现代农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及实践研究
    沈满洪, 毛狄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2):  109-115. 
    摘要 ( 224 )   PDF(pc)(1450KB) ( 163 )   收藏
    习近平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主要包括海洋生态系统论、陆海统筹治理论、海洋生态红线论和海洋生态制度论。习近平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已有诸多成功实践,如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实施用海空间管制制度、实施生态保护陆海统筹协调机制和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化发展等。这些实践具有三个鲜明特点:通过发挥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先行作用,实现由点及面全面推进的目标; 遵循陆海统筹原则,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实现从浓度控制到总量控制,再到功能控制等制度的循序渐进;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也要保障环境权和发展权协调一致,走既具有经济效益又具有环境效益的绿色化发展道路。深入践行习近平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要加快推进美丽海洋建设、完善海洋生态文明制度顶层设计、科学推进海洋生态环境整治修复和全面深化海洋环境综合治理改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习近平海洋生态文明思想的经济学分析
    刘静暖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2):  116-124. 
    摘要 ( 153 )   PDF(pc)(1080KB) ( 162 )   收藏
    习近平海洋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体系涵盖海洋生产力思想、海洋生产要素思想、海洋财富思想、海洋生态危机思想和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五大要素。习近平海洋生态文明思想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纠正了错误的生产力观念,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海洋生产力; 而把海洋生态作为要素纳入分配体系,可避免无偿使用,造成更大的生态裂缝; 此外,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有利于发展模式的绿色、低碳转型,促进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这对于海洋生态保护与蓝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洋强国建设的科技创新驱动效应研究
    徐胜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2):  125-134. 
    摘要 ( 150 )   PDF(pc)(2203KB) ( 182 )   收藏
    海洋强国建设是一项包括海洋经济、海洋治理、海洋生态、海洋文化等多方面建设的系统工程,而海洋强国建设首先要有强大的海洋科技创新力量作为支撑。目前,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强国建设存在正向驱动效应,但总体水平较低,需要深入剖析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效应的传导指标,进而发掘海洋强国建设的科技创新潜力。因此,强化海洋强国建设的科技创新驱动效应,应该进一步加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构建海洋管理体系、突破关键领域技术、促进海洋生态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现代史研究
    宋庆龄为新中国诞生所作的贡献
    张皓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2):  135-146. 
    摘要 ( 732 )   PDF(pc)(1165KB) ( 385 )   收藏
    1949年,宋庆龄以其特有的地位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特有的贡献。在国民党军战略决战失败之时,她拒绝出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拒绝协调或主持与中国共产党的和谈,这反映了她支持中共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态度。在上海战役爆发前和展开期间,她坚决抵住被“邀请”赴美国或香港的压力,迎接上海解放。随着新政协会议召开时间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日期之确定,她应中共中央邀请而北上,参与新中国的缔造。她毅然成为蒋介石眼中的“国贼家逆”,因为她认为中共继承了孙中山的遗志,圆满实现了辛亥革命的奋斗目标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她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象征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汇合,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代铁路警察制度变迁中的央地角色转换
    马陵合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2):  147-158. 
    摘要 ( 338 )   PDF(pc)(1337KB) ( 731 )   收藏
    地方大员是近代铁路警察的催生者。铁路初兴时,沿线治安主要由地方督抚负责,地方防营是早期铁路巡警的主要来源。随后出现地方与路局共建路警的权力格局,各路局设置专门机构组建铁路巡警,但难以独力承担铁路治安维护之责,仍需要地方军队、地方警察的协助。随着近代铁路管理体制趋于集权化,铁路警察的管理主体由地方督抚转向路局,并逐步形成铁道部的直辖管理体制。从管理主体而言,明显存在着从地方转向中央的趋势,只是路局始终担当主要的角色。相对独立的路警体制形成历程,不失为近代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变动的一个重要面相,中央与地方的角色转换呈现了铁路管理体制的特殊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日本在中国长江流域的经济倾销(1931—1937)
    方前移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2):  159-169. 
    摘要 ( 351 )   PDF(pc)(1191KB) ( 567 )   收藏
    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环境下,日货倾销成为世界性问题,英美等国利用集团经济,设置贸易壁垒阻止日货倾销,中国成为日货最主要的倾销市场。日本政府对于输华商品的数量、价格、品质以及服务设施等领域实行统制; 日本政府贬低日元与英镑、美元以及中国白银货币的汇率,实施汇兑倾销; 日本政府反对中国改革币制,阻止中国加入英美货币集团,企图获得对中国货币的领导权。在军事侵占中国东北、策动华北自治的同时,为了加强在长江流域的经济扩张,日本政府还采取了很多具体的倾销方式,甚至采取更为极端的倾销方式——武装走私,向长江流域输入日货。这种日货大肆倾销的行为自然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不仅损害了中国经济,恶化了中日关系,也加剧了与英美在华的矛盾,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阐释学研究
    当代文学阐释论研究中的“本体阐释”问题
    赖大仁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2):  170-178. 
    摘要 ( 162 )   PDF(pc)(1176KB) ( 60 )   收藏
    当代文学阐释论研究中的“本体阐释”是一个重要问题,但关于“本体阐释”的概念含义与理论指涉却并不明晰,因而引起颇多争议。把“本体阐释”作为一个文学阐释论的完整命题来看,其中包含三个方面或层次的问题:一是作为文学批评(包括理论与实践)的“本体阐释”, 要求文学批评回到“文本阐释”, 从文本对象出发以文本自在性为依据进行合理阐释,确切理解和把握文本自身的含义;; 二是作为文学理论建构的“本体阐释”,要求文学理论归依文学实践,以文学实践为本体而生成理论,有必要从文学理论建构所关涉的文学对象、文学问题、文学阐释方法和理论功能等方面进行全面探讨;; 三是作为文学本体论意义的“本体阐释”,反对“去文学化”的“非文学阐释”现象,要求回归“文学本体阐释”,重新找回文学的本体意义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阐释学理论资源整理及现代性转换问题
    卓今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2):  179-190. 
    摘要 ( 238 )   PDF(pc)(1429KB) ( 256 )   收藏
    中国阐释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构的路径和方法,在借鉴西方阐释学理论资源的同时,中国阐释理论资源的现实价值和当代意义值得重视。中国阐释学理论资源虽有已经成型的思想体系,更多的是偶然的、断裂的碎片化阐释实践案例。中国阐释学的本体论有其意义的源头和构成:由“言意之辩”“名实之辩”引发的主客体关系探索,以及被意识支配的话语建构的行为和动机,发展出多种传统阐释模式:一是重辨析、考证、注疏和版本清理研究的“实证式阐释”;; 二是以尚意、尚味、尚趣和尚情为旨归的“体悟式阐释”;; 三是以感知、心解和“不立文字”为理解方法的“心证式阐释”。中国阐释学理论资源的现代性转换,有必要吸收西方阐释学优秀成果,外史与内史结合,在丰富的文献史料资源上进行细致的筛选、分离,使阐释学资源独立出来,用历时性表现和证明阐释学的共时性问题。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建构中国阐释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代文学研究
    《诗经》“昔我往矣”句经典化探析
    陈军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2):  191-197. 
    摘要 ( 300 )   PDF(pc)(1445KB) ( 389 )   收藏
    《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成为经典名句,缘于开创性艺术表现手法的影响传统、“春柳冬雪”多重意象的典型写照、可遇不可求的谢家叔侄清谈契机、饱含强烈现实关怀的主旋律等因素的历史作用。其中,当以主题内容的先进性为根本前提,与其他艺术表现方面的因素相得益彰。文学作品的经典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过程或事件,离不开文学作品自身的诸多有利条件,还会受制于文学之外的不少偶然性因素。通过作品个案管窥文学经典化成因,有助于更为深度地拥抱经典,更为立体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发展史,有助于为当下文学创作提供全面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不断期待造就新的文学经典,有助于总结对比中外文学作品经典化的异同,以丰厚、鲜明的中外文学经验合力推进文学经典理论话语的建构进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杨悌《洞天玄记·前序》所引《西游记》辨
    胡胜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2):  198-203. 
    摘要 ( 318 )   PDF(pc)(1342KB) ( 613 )   收藏
    《古本戏曲丛刊》四集收录的杨慎所著《洞天玄记》,除在体裁上有变体意义外,更因其《前序》提及《西游记》而为学界所重视。按此序署“嘉靖壬寅冬”,即嘉靖二十一年(1542),比通行的世德堂百回本《西游记》的梓行时间万历二十年(1592)早了整整半个世纪。尤为引人瞩目的是此序所涉《西游记》充斥着“心猿”“意马”的丹道之说。无论此“西游”是小说还是杂剧,在《西游记》演化史上都具有特殊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元代文人对屈原和陶渊明的接受
    叶志衡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2):  204-210. 
    摘要 ( 317 )   PDF(pc)(1613KB) ( 411 )   收藏
    从汉代开始,评屈议屈之作不断; 中唐以后,尊陶崇陶之风渐起。屈原和陶渊明分别成了不同时期、不同境遇下许多文人的精神偶像。北宋苏轼作“和陶诗”,开宋人喜欢评屈议陶、两相比较之风。有元一代,将屈原与陶渊明进行比较之风大炽,其痕迹遍及诗、词、曲、文各个领域。元代文人或颂陶贬屈,或颂屈贬陶,或屈陶皆颂,或屈陶皆贬,普遍喜欢拿屈陶二人说事。这是元代文艺思潮中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它已经超出文学的范畴而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形成这一特征和现象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是因为大量汉族文人固持的正统儒学思想、元代统治者的特殊文化政策以及屈陶二人的思想、境遇与元代汉族文人思想、境遇相契合所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