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21 ›› Issue (2): 81-87.

• 新时代社会救助理论与实践 • 上一篇    下一篇

我国社会救助标准体系建设研究——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中心的分析

姚建平   

  1.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发布日期:2021-07-15
  • 作者简介:姚建平,社会学博士,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2206)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BSH051);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18JDGLA035)

  • Published:2021-07-15

摘要: 我国目前的社会救助标准体系由低保标准、低收入标准、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专项救助标准和临时救助标准等几个部分构成。总体看来,我国目前的社会救助标准体系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为救助标准水平偏低和福利依赖并存、救助标准分类精细程度不够、收入核算和资产标准确定困难,并在一段时间内导致低保对象的数量下降等。基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优化我国未来社会救助标准体系的措施应包括适度提高救助标准水平、形成梯度化的项目标准体系、根据家庭结构细化低保待遇分类标准、进一步明确收入和资产标准等。

关键词: 标准体系;社会救助;低保

中图分类号: 

  • C913
[1] 于宜民. 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视域下社会资本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机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143-153.
[2] 杨连生, 刘海燕. 马克思的择业观对青年新时代择业的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154-158.
[3] 于宜民. 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视域下社会资本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机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143-153.
[4] 杨连生, 刘海燕. 马克思的择业观对青年新时代择业的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154-158.
[5] 于宜民. 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视域下社会资本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机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143-153.
[6] 杨连生, 刘海燕. 马克思的择业观对青年新时代择业的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154-158.
[7] 董红亚. 中国特色养老服务模式的运行框架及趋势前瞻[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107-114.
[8] 高和荣. 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的类型转向及特征[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104-110.
[9] 杨翠迎. 我国社会养老服务发展转变与质量提升——基于新中国成立70年的回顾[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111-118.
[10] 蒲新微. 社会福利的时代图景变迁与中国未来走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119-126.
[11] 韩艳. 养老金与城乡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关联性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127-133.
[12] 林卡. 重大疫情下的应急管理机制与地方治理[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2-22.
[13] 周沛. 社会投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服务的逻辑与效用[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80-86.
[14] 易艳阳. 资源禀赋、可行能力与残障青年创业支持——基于Z市典型案例的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87-94.
[15] 田毅鹏. 治理视域下城市社区抗击疫情体系构建[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19-27.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