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要在宏大的时空架构里定位计算法学,就必须根据史实梳理法学为了限制权力任意性而尝试的各种机制设计。在这里,可以发现两条基本思路:一条是法教义学的推理与概念计算,另一条是科学技术指向的实验与制度演算。在第二种思路的延长线上,不妨以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法律数学”构想为背景和线索,对计算法学在信息与通信技术时代应运而生的契机和发展阶段进行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五个主要维度:(1)基于统计和预测模型的计量法律学;(2)法律推理电脑化和专家系统算法;(3)法律信息学的大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4)对法律网络结构的图谱和矩阵演算;(5)包括数据伦理和算法公正在内的人工智能治理等不同组成部分之间交叉和相辅相成的关系。最后这一维度反映了计算法学的超越性,也揭示了深入研究关于价值排序和价值函数的元算法的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
[1] | 霍存福, 程令政. 秦及西汉初期的奸罪与腐刑——以出土简牍资料为主要依据[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69-79. |
[2] | 张尤佳.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环境有效治理的法律考量[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94-98. |
[3] | 孙叶萌,侯粲然.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衍生金融工具运用动机的实证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09-117. |
[4] | 廖梦园, 程样国. 社会冲突的解释逻辑——基于法学价值的解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6): 73-75. |
[5] | . 正义规则在公共生活中的确立——对休谟正义理论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28-32. |
[6] | . 社会矛盾的法治化探讨——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社会管理为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99-101. |
[7] | 于德江, 王利民. 论法治的根本是精神[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92-98. |
[8] | 徐爱国. 东西方税法文化在传统与原则上的差异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6): 70-73. |
[9] | 马金芳. 批判的批判: 困境中的超越,超越中的困境———评昂格尔“意识形态理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5): 45-47. |
[10] | 徐亚文, 伍德志. 诠释学与法律科学的内在逻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5): 64-69. |
[11] | 郭义.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关系的法理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4): 76-78. |
[12] | 包玉秋. 法治与契约理论下制度反腐的立法构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3): 57-59. |
[13] | 汪全胜, 陈光. 立法的总体性评估析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5): 74-77. |
[14] | 陈佑武, 张晓明. 法治视野下的平等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98-100. |
[15] | 李龙亮. 促进型立法若干问题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110-1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