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合法性是一个对象、角色为人们所接受、认同的程度。城市现代性语境下,空间生产成为塑造合法性的重要领域、重要方式。涂层是对异质性对象进行叠合,以获得某种效果、达到某种目的。空间涂层是空间生产的一种升级,有利于提升空间的品质。空间的涂层化则是空间涂层的无度、异化。空间生产的涂层化有其效果与作用,会暂时性地塑造、提升合法性,但也存在巨大风险,会导致合法性遭遇更为深刻的信任危机、认同危机。在观念与行为等层面,回归空间生产、空间涂层、空间权利、空间制度的质朴本性、质朴功能,对于减少空间生产的涂层化问题,推动合法性的合理化、德性化,具有重要意义。解决空间生产及合法性塑造中的涂层问题、涂层危机,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中图分类号:
[1] | . 论毛泽东的现代性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5): 21-25. |
[2] | 方明. “真”之哲学追问与庄学思想的流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26-28. |
[3] | 田启波, 郑湘萍. 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嫁接何以可能[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6): 9-11. |
[4] | 贺祥林. 马克思探讨“以人为本”的方法与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6): 8-12. |
[5] | 张立波. 从“原理”到“导论” :哲学基本观念的变迁[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4): 4-5. |
[6] | 高云涌. 新时期“讲坛哲学”的哲学观自觉及其解释循环———以前提批判论的哲学观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4): 9-12. |
[7] | 王庆丰. 《哲学通论》的显性逻辑与隐性逻辑[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4): 13-17. |
[8] | 黄杰. 作为生活态度的“真” 、“诚”[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3): 21-25. |
[9] | 黄琳, 唐孝东. 价值视阈中的传统国民主体性缺失[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3): 30-3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