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22 ›› Issue (5): 5-14.

• 喜迎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 •    

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公共性——对中国共产党特质的一种解读视角

李海青   

  1. 中共中央党校
  • 发布日期:2023-05-11
  • 作者简介:李海青,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Published:2023-05-11

摘要: 公共性可以从描述性与规范性两个维度来理解。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典型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致力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鲜明地体现了公共性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党章的总纲部分对于党的公共性追求作了集中阐发。中国共产党的公共性包括价值理念的公共性、政策领域的公共性、制度体系的公共性、组织原则的公共性、绩效评价的公共性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确立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体现出了强大的政党自主性,公共性品质得到了更为充分的显现。

关键词: 公共性;使命型政党;价值理念;政策;制度体系

中图分类号: 

  • D06
[1] 邱耕田. 习近平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和理论贡献[J]. 社会科学辑刊, 2022, 0(4): 5-15.
[2] 孙 民. 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哲学自觉[J]. 社会科学辑刊, 2022, 0(4): 16-2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