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学界普遍在“务工—留守”框架下研究西部农民家庭,而西部地区的一些农民三代家庭已进入半城半乡的生活状态,家庭成员分散在城市和乡村多个生活单元,家庭形态具有离散性。在半城半乡生活模式中,农民新三代家庭表现出较强弹性,具有改变家庭结构以满足家庭多元功能需要、应对发展压力并保持家庭团结的能力,从而体现出“形散而神不散”的生活样态。农民新三代家庭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离婚风险防范策略、家庭伦理整合效果、熟人社会支持作用共同形成了家庭弹性。鉴于这种半城半乡生活模式及家庭弹性和离散性特征,中国西部地区农民家庭转型的方向不是全面城镇化,而是通过在城生活单元实现家庭生命周期关键环节的阶段性发展目标。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民城镇化不是全部家庭成员进城生活,而是形成能使农民家庭再生产逻辑嵌入并实现有机融合的城乡关系。
中图分类号:
[1] | 于宜民. 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视域下社会资本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机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143-153. |
[2] | 杨连生, 刘海燕. 马克思的择业观对青年新时代择业的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154-158. |
[3] | 董红亚. 中国特色养老服务模式的运行框架及趋势前瞻[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107-114. |
[4] | 高和荣. 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的类型转向及特征[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104-110. |
[5] | 杨翠迎. 我国社会养老服务发展转变与质量提升——基于新中国成立70年的回顾[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111-118. |
[6] | 蒲新微. 社会福利的时代图景变迁与中国未来走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119-126. |
[7] | 韩艳. 养老金与城乡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关联性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127-133. |
[8] | 林卡. 重大疫情下的应急管理机制与地方治理[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2-22. |
[9] | 周沛. 社会投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服务的逻辑与效用[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80-86. |
[10] | 易艳阳. 资源禀赋、可行能力与残障青年创业支持——基于Z市典型案例的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87-94. |
[11] | 田毅鹏. 治理视域下城市社区抗击疫情体系构建[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19-27. |
[12] | 杨菊华. 大流动背景下的新冠肺炎疫情与治理反思[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28-33. |
[13] | 曹海军. 新冠肺炎疫情中网络谣言的成因、二重性及其平衡理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34-42. |
[14] | 马良灿. 重大疫情下的乡村治理困境与路径优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43-48. |
[15] | 迟帅. 论现代性的流动性及其对社会学研究理论的重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69-7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