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最为显著的特征,人口现代化既是我国现代化百年征程的基础动因,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国情、新发展与新变局。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人口发展战略新格局,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西方现代化的研究理路,依据“人之主体性”的再出发,更加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转向,具体体现在人口国情决定论、人之美好生活本质论、人的全面发展认识论,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论、人口安全价值论等方面的内涵要义。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经历了发展定位的战略探索、计划生育的战略实施、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战略转向、生育支持的战略重构,以及融入经济社会全过程的战略推进等历史阶段,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人口发展战略体系逐渐成形、臻于完善。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要求下,人口发展战略的新格局将以新问题意识为切入点,致力于14亿人的“能力”提升,而非单纯的“资本”积累的新实践,为世界提供了人口现代化的中国方案。
中图分类号:
[1] | 张秀武. 同胞结构影响流动人口家庭子女教育获得的性别差异——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135-148. |
[2] | 袁红清. 人口流动分析中的两类偏差:基础数据与分析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118-125. |
[3] | 魏下海. 人口老龄化及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来自G20的经验证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06-113. |
[4] | 安岗, 袁颗欣, 刘铭. 辽宁省外来流动性人口的预测与政策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65-69. |
[5] | 吴沈东. 生育选择的前瞻性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6): 50-52. |
[6] | 武萍, 白长剑. 现行生育政策的调整与选择———基于辽宁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4): 52-54. |
[7] | 高飞. 人口少子化问题及育儿援助社会政策研究--以日本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3): 60-63. |
[8] | 李文安. 城市民工犯罪的社会因素和控制对策[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1): 31-34. |
[9] | 金太军, 张劲松. 公共行政危机与政府制度变迁[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6): 50-54. |
[10] | 陈 卫. 中国人口负增长与老龄化趋势预测[J]. 社会科学辑刊, 2022, 0(5): 133-144. |
[11] | 张丽萍 王广州. 东北地区人口负增长特征及突出问题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3, 0(2): 129-142. |
[12] | 陆杰华 谷俞辰. 优化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的现实内涵、核心议题与实践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23, 0(4): 134-144. |
[13] | 王金营.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与未来人口发展的取与舍[J]. 社会科学辑刊, 2023, 0(4): 145-1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