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积极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谱写乡村振兴新画卷,农村养老机构需要建设更高质量的服务体系。通过对不同代际群体在养老机构选择和入住后的互动实践进行研究,发现家庭本位观念始终贯穿养老过程之中,但情感结构与时间结构在养老机构内外存在显著的不同步和矛盾。老年人面临的心理孤独感和社会脱轨感日益严重,护理人员的情感劳动质量亟待提升。虽然技术的深度介入提高了护理效率,但情感支持的缺失使老年人的整体幸福感受到影响。研究表明,通过系统培训护理人员的情感交流能力、增加家庭成员的参与、建立情感关怀机制等措施,能有效提升农村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在信息化时代,情感的结构性补充和家庭本位思想脉络的延展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机构养老服务质量,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进而实现农村养老的公共性形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赓续中华文脉。
中图分类号:
[1] | 刘海宁. 辽宁农村基本养老保险适度保障水平分析———基于生存公平的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5): 122-124. |
[2] | 许莉, 万春.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路径变迁及现实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2): 107-1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