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由与个人主义问题是杜威在政治哲学领域里关注的两个重点问题。杜威对传统的自由概念进行了重新阐释,他将自由概念的哲学意义建基于霍布斯物理性的自由概念之上,进而在社会自由方面提出社会制度权威与个人自由的关系问题。在杜威看来,传统的个人主义将制度性权威与个人自由二分,从而造成了社会制度权威与个人自由的对立,但人类历史上这二者并不处于一种分离对立的状态。虽然这一分离对于激发个人首创性和进取精神具有伟大的意义,但旧个人主义已经蜕化为经济个人主义或唯利是图的利己主义,从而阻碍了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的社会进步,因此,需要重塑个人和个人主义。新型的个人是体现现代科学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个人,是与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相适应的个人。
中图分类号:
[1] | 李晓元. 文化世界的工作世界本质——人民性的根本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92-98. |
[2] | 高超. 现代唯物主义是哲学还是世界观?[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105-111. |
[3] | 张立杰.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内在逻辑及批判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63-69. |
[4] | 王立. 应得和工资——应得作为分配正义原则的解释性运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107-114. |
[5] | 汤云. 平等的形态及其主体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115-120. |
[6] | 唐淑凤. 人的本质研究的哲学史进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4): 25-27. |
[7] | 李斌. 马克思人类解放与历史救赎的本质差异[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5): 42-44. |
[8] | 魏敦友. 理性的传统谱系与当代转型[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2): 16-21. |
[9] | 肖扬东. 普兰查斯国家理论述评[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2): 25-29. |
[10] | 凡奇. 虚拟实在的价值论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5): 37-40. |
[11] | 倪荫林. 试论自由主义的两脉和三大缺陷[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5): 51-54. |
[12] | 李淑梅. 罗尔斯的正义原则与财产所有的民主构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23, 0(1): 25-32. |
[13] | 欧阳英. 道德性正义、自然性差别与社会包容——关于正义本质的一种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5): 86-9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