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数字技术对公共服务体系的重塑及其赋能机制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公共服务研究的重要主题。随着基层治理平台化向纵深发展,非中心化的服务生态系统成为数字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场景和基本单元,基于社区场景的平台具有跨边界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性、情景依赖和边界拓展等特征。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围绕价值创造、分配等进行协作创新而涌现出的新的复杂适应系统将外部压力和诉求等内化为服务供给能力。总体而言,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演化、平台治理结构与公共服务能力之间具有协同进化的特点。从系统论的视角来看,平台生态系统、平台治理和数字公共服务能力之间是协同演化的,其中任何一方面的改变与完善都对应着另外两个方面的动态调整与优化。
中图分类号:
[1] | 陈友华. 我国养老服务的定位、问题与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6): 136-148. |
[2] | 沈 可. 人口老龄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健康改善与产业升级的调节机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6): 149-158. |
[3] | 伍海霞. 城乡空巢老年人的家庭照料负担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6): 159-171. |
[4] | 高传胜. 推动智慧养老高质量发展,何以可为?[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6): 172-180. |
[5] | 房连泉.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升的政策逻辑与地方征收绩效[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6): 181-191. |
[6] | 蔡 禾. 平台经济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小业主中间阶层的“重生”及其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5): 131-136. |
[7] | 刘 琳. 工作流动性与新兴青年的失业风险感知研究——基于十个特大城市的数据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5): 137-147. |
[8] | 顾 辉. 社会阶层变迁视域下新社会阶层的结构性特征及发展路径——以江苏省综合性社会地位调查数据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5): 148-153. |
[9] | 卫小将. 数字技术下的社会政策理念、类型及应用[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4): 78-86. |
[10] | 郑广怀. “结构—行动”视角下社区工作者工作异化的形成与化解[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4): 87-96. |
[11] | 蔡华玲. 共建“熟人社会”: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困境审思与复合重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4): 97-104. |
[12] | 张明军. 信息技术型构智慧应急管理:内涵、维度与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4): 143-152. |
[13] | 朱 迪. 中等收入群体和青年群体的绿色低碳消费研究——基于不同消费环节和消费领域的实证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3): 130-141. |
[14] | 吴金海. 消费社会何以迈向共同富裕——兼论社会责任消费发展的可能性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3): 142-149. |
[15] | 刘子曦. 身体资本:消费社会的身体观[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3): 150-15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