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25 ›› Issue (4): 223-230.

• 近代史研究 • 上一篇    

半殖民地半封建理论研究中的个体、群体与文献考论——以“田诚”和“辛民”为中心

翟 宇   

  1.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 发布日期:2025-09-24
  • 作者简介:翟宇,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地方实践高端智库特约研究员,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 基金资助: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项目(CXHQ2501)

  • Published:2025-09-24

摘要: 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认识,其形成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在中共建党前夕出版的署名“田诚”的《共产主义与智识阶级》初步探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理论的形成具有先驱作用。1939年10月署名“辛民”者发表的《中国民族革命文化之史的发展提纲》明确指出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运用历史唯物论对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形态进行分期,也应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理论形成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考证相关文献及其著者,可以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理论研究提供新的学术证据和新的研究维度。

关键词: 半殖民地半封建;反帝反封建;近代中国;社会性质

中图分类号: 

  • K252
[1] 戴海斌. 戊戌—庚子之际的湖南与晚清政治——以三种日本人湘游行纪为线索[J]. 社会科学辑刊, 2025, 0(1): 209-224.
[2] 王 锐. 重思晚清士人对黄宗羲的批评——以朱一新和章太炎为中心的探讨[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2): 183-190.
[3] 〔美〕康文林. 清末科举停废对士人文官群体的影响——基于微观大数据的宏观新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156-166.
[4] 蒋宝麟. 晚清科举与学堂并立时期传统教育经费用途的转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167-175.
[5] 陈高华. 政治与反政治——论阿伦特对霍布斯的理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21-26.
[6] 马勇. 甲午前清政府“朝鲜方略”再检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6): 139-150.
[7] . 清末十年新政改革与清朝的覆灭[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158-163.
[8] 程龙. 德国汉学家夏德及其中国学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5): 169-174.
[9] 李孝迁. “制造国民: 晚清历史教科书的政治诉求[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2): 156-162.
[10] 祖金玉, 闫夏. 早期驻外使节与晚清海防近代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2): 159-162.
[11] 张卫明.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争:中法战争期间双方对国际法的不同态度及运用[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4): 119-124.
[12] 张涛. 排华酝酿时期美国媒体讽刺话语中的孔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4): 125-131.
[13] 向中银. 论晚清时期外籍雇员的构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1): 130-135.
[14] 李皓. 浅析盛京将军赵尔巽的奉天警务改革[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6): 150-155.
[15] 肖俊生. 晚清酒税政策的演变论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3): 150-15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