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25 ›› Issue (5): 11-20.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 • 上一篇    

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理论真谛与人类实践合理性生存

袁祖社   

  1. 陕西师范大学
  • 发布日期:2025-10-29
  • 作者简介:袁祖社,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资助项目(20&ZD026)

  • Published:2025-10-29

摘要: 共同体与人的本质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理论形成过程中的核心主题。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立足点是“现实的个人”和“社会化的人类”,其核心理论关切在于对人的真实自由何以可能、所以如此的合理性的深刻辨析,以及对人的理想化存在境遇之应然性价值目标的理性期许。马克思直面启蒙现代性语境中原子化生存的困境,批判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关系的保守性,克服了费尔巴哈“类本质”思想的非现实性弊端。凭借上述努力,马克思开启了以实践批判为主旨的新共同体观照现实个体本质的思考范式,优化了共同体的理论品质,提升了共同体的境界。

关键词: 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公共性生存

中图分类号: 

  • B0
[1] 张文喜. 马克思的财产权批判及其正义论的基本原则和任务[J]. 社会科学辑刊, 2025, 0(4): 5-13.
[2] 高景柱. 向下拉平是平等主义的内在要求吗[J]. 社会科学辑刊, 2025, 0(4): 14-23.
[3] 刘贵祥. 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与西方现代性的限度——兼评海德格尔论马克思和黑格尔的思想关系[J]. 社会科学辑刊, 2025, 0(3): 16-24.
[4] 顾 肃. 人工智能的心灵哲学解释与价值规范[J]. 社会科学辑刊, 2025, 0(3): 49-56.
[5] 唐正东. “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由之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25, 0(3): 5-15.
[6] 黄其洪.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三期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5, 0(2): 13-22.
[7] 张 畅. 马克思感觉理论的三重维度——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阐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25, 0(1): 13-18.
[8] 包大为. 毛泽东哲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思想奠基[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6): 5-13.
[9] 鲍  金. 马克思不平衡关系命题的再辨析及其文化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6): 14-20.
[10] 孙 民. 马克思生活观的价值旨趣及其当代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6): 21-28.
[11] 孙伟平. 劳动价值论的反思与新型价值论的构建[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2): 5-13.
[12] 陈 忠. 数字化的涂层危机及其人文拯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2): 14-20.
[13] 袁 蓓. 数字时代资本积累的空间化转型及其危机的克服[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2): 21-28.
[14] 张文喜. 人的牺牲辩证法: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扬弃[J]. 社会科学辑刊, 2023, 0(6): 25-32.
[15] 吴 猛. 论青年马克思对近代“规律”概念内涵的改造[J]. 社会科学辑刊, 2023, 0(6): 33-4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