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25 ›› Issue (5): 77-81.

• 域外学思 • 上一篇    

未来经济中创造性的人

А. В.布兹加林   

  1. 莫斯科国立大学
  • 发布日期:2025-10-29
  • 作者简介:А. В. 布兹加林,莫斯科国立大学经济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嘉亮,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郭丽双,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011)

  • Published:2025-10-29

摘要: 创造性的人在未来经济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创造性活动的属性值得总结。有必要发展这样一个空间,在该空间中,私有知识产权逐渐被人人拥有一切的所有制取代,可以确保个体平等获得发展资源(教育等)和文化财富,不断贯彻重视公共部门超前发展的理念。在当前晚期资本主义经济中,创造性活动与雇佣关系、创造性的人从属于市场的关系矛盾地交织在一起。在当前条件下,每个创造性劳动者既是创造性的人,又是经济人。在公共部门工作的创造性劳动者正在逐步形成一个新的社会阶层——社会人阶层。应从起点开始实施深层次变革并进一步推动经济实现向“自由王国”飞跃的质变,这有利于扬弃由社会经济异化产生的创造性活动的发展界限,这些变革和质变的合理性亦可证实。

关键词: 创造性经济;私有知识产权;人人拥有一切的所有制;马克思主义;社会人阶层

中图分类号: 

  • F124
[1] 刘志彪 凌永辉 孔令池. 兼顾稳增长与促转型的政策选择:促进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J]. 社会科学辑刊, 2025, 0(4): 127-136.
[2] 沈坤荣 丁 露 赵 倩. 以人工智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J]. 社会科学辑刊, 2025, 0(4): 137-145.
[3] 王 熙  韩博昱. 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普惠金融与人力资本积累的共同富裕效应[J]. 社会科学辑刊, 2025, 0(3): 97-107.
[4] 薛 领  孙欣彤  潘 苏. 我国低空经济的基础支撑、关键领域与发展重点[J]. 社会科学辑刊, 2025, 0(2): 120-129.
[5] 朱富强. 供给侧管理视域下的逆进步型技术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 2025, 0(1): 73-83.
[6] 周 文.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机理、历史演进与理论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6): 44-55.
[7] 乔晓楠. 以经济体制改革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与举措[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6): 56-66.
[8] 李 政. 以“两个毫不动摇”为保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经济学阐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5): 31-39.
[9] 陈 健. 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内在逻辑与路径优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5): 61-69.
[10] 周绍东. 以区域产业协调的“五大创新机制”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4): 117-123.
[11] 卢 江. 市域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时空演化与影响因素——基于2012—2021年全国277个城市面板数据的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4): 124-133.
[12] 姚战琪.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政策对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3): 167-177.
[13] 周 文 李吉良. 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2): 114-124.
[14] 苗 青. 近30年我国第三次分配研究的总体趋势与热点问题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3, 0(5): 122-135.
[15] 夏翠翠.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人口政策的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23, 0(5): 148-157.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