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2 ›› Issue (3): 234-236.

• 汉学家与文学经典 • 上一篇    下一篇

宋代接受视野中的“韩柳”并称论及其文化成因

杨再喜   

  • 发布日期:2018-08-25
  • 作者简介:杨再喜,1969年生,文学博士,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湖北 武汉 430072);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湖南 永州 425100﹚。
  • 基金资助: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YJA751077); 2008年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08YBA113)

  • Published:2018-08-25

摘要: 由于儒学复兴和文学复古的需要,唐代古文家韩愈和柳宗元在宋代同时迎来了接受史的第一个春天,其中的“韩柳”并称论成为一种重要的接受方式。对于“韩柳”并称论的接受主要有“文章之士”和“道学之儒”两大群体。“文章之士”们常常坚持“韩柳”并称并且使之广为盛行;“道学之儒”们在北宋时往往“扬韩抑柳”,甚至反对“韩柳”并称,到南宋时,由于理学官方地位的确立,“韩柳”并称论也得到了理学家的认同。“韩柳”并称论的境遇在于:韩、柳两人文学地位虽然相当而在对待儒、释、道的态度上却不一样。

关键词: "韩柳"并称, 宋代, 接受态度, 语境

中图分类号: 

  • I206.2

〔1〕杜牧:《樊川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9页.
〔2〕徐铉:《骑省集》,范培松编:《散文通典》,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64页.
〔3〕〔4〕《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699页.
〔5〕〔6〕〔7〕王禹偁:《小畜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67、261、268页.
〔8〕〔9〕〔10〕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444-1445、669、663页.
〔11〕韩愈:《韩昌黎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91年,第172页.
〔12〕〔13〕欧阳永叔:《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第903、532页.
〔14〕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11页.
〔15〕〔16〕苏轼:《苏东坡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第391、219页.
〔17〕〔18〕〔19〕〔20〕柳开:《河东集》,祝尚书等编:《全宋文第3册》,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第587-588、582、688、663、689页.
〔21〕〔22〕陈植锷编:《徂徕石先生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6、261页.
〔23〕石介:《石徂徕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页.
〔24〕王十朋:《王十朋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798页.
〔25〕陈寅恪:《金门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45页.
〔26〕叶燮:《百家唐诗序》,王运熙等编:《清代文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257页.
〔27〕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页.
〔28〕杨慎:《升庵集》,王气中笺注:《艺概笺注》,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5页.
〔29〕许总:《理学文艺史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4页.
[1] 于景祥. 王文濡的骈文史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72-178.
[2] 王锺陵. 《庄子·大宗师》“真人三解”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48-160.
[3] 胡胜. 《西游记》与全真教关系辨说——以“车迟斗圣”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61-166.
[4] 章建文. 清初文学批评语境下张英的文学观——以《御选古文渊鉴》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67-173.
[5] 杜桂萍,马丽敏. 经学思维与俞樾戏曲创作[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90-199.
[6] 王颖. 论《老学庵笔记》的小说学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08-212.
[7] 周淑婷. 金圣叹“奇绝”审美范式探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18-221.
[8] 李建国. 论陶渊明对太康繁缛文风的接受与疏离——兼论陶渊明的美学自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202-217.
[9] 祁志祥. 清代词论的“尊体”取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44-153.
[10] 赵毓龙,胡胜. 因循与重构:《昇平宝筏》对西游故事的改造——以“黄袍郎”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54-158.
[11] 郭世轩. 崇文·尚清·真美——钟嵘对陶渊明的评价及其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59-162.
[12] 丁建定,任志强. 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估法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39-44.
[13] 殷学国. 鲧的变形:中国古代天灾救济叙事观念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71-176.
[14] 胡建次. 清以降词集序跋对婉约与豪放之宗的消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77-181.
[15] 魏洪洲. 陈、白二氏《九宫谱》《十三调谱》考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89-197.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杨猛宗. 我国职业病民事赔偿制度规则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16 -123 .
[3] 杜书瀛. 文学的“意识存在”和“物质存在”——在克罗齐诞辰152周年之际重读他的《美学原理》[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69 -174 .
[4] 党圣元. 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反思:问 题 与 导 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5 -10 .
[5] 张丽娜. 海洋科学研究中的适当顾及义务[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105 -111 .
[6] 〔加〕罗伯特·韦尔. 作为道德哲学家的马克思——马克思的道德观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5 -9 .
[7] 罗竖元. 返乡农民工就地市民化的结构、现状及其代际分化——基于湖南、安徽与贵州三省的实证调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29 -37 .
[8] 苏春艳, 孟翔飞. 棚户社区治理的模式与政策选择——以辽宁抚顺、阜新、本溪棚户区改造为个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53 -57 .
[9] 张皓. 无奈与无力:国民党政府对"七·八事件"的评估和处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45 -151 .
[10] 王兆胜. 金声玉振发清音——朱德发的学术品格及其追求[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1): 163 -1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