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2 ›› Issue (5): 172-177.

• 清华简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真实的历史,还是不断衍生的传说——对清华简文王受命的再考察

刘光胜   

  • 出版日期:2012-09-15 发布日期:2018-08-28
  • 作者简介:刘光胜,1973年生,历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所讲师(上海 200234)。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1CZS006);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12YS048)

  • Online:2012-09-15 Published:2018-08-28

摘要: 清华简《程寤》说文武皆受命,由《保训》知文王认为武王将要受命,他自己没有受命。清华简《程寤》与今本《逸周书》对照,可知文王受命十二年而终,而《耆夜》却说文王受命七年而终,清华简对文王受命问题存在明显矛盾的认识。《程寤》太姒寤梦或许是真有其事,但把梓树化为松柏域柞的征兆解释为受商人大命,最终决定权在文王那里。西周初年,随着政治意图的变化,武王、周公都曾为文王受命注入新的内容,因此文王受命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真实,更多的是一种不断衍生的政治传说。

关键词: 文王受命, 清华简, 政治传说

中图分类号: 

  • K22

〔1〕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37页.
〔2〕〔3〕〔13〕〔14〕〔16〕司马迁:《史记》卷4《周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9、117、126、117、118页.
〔4〕刘恕编集:《资治通鉴外纪》卷2,四部丛刊初编本,1987年,第33页.
〔5〕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上海:中西书局,2010年,第135页.
〔6〕刘国忠:《走进清华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114页.
〔7〕陈颖飞:《清华简<程寤>、<保训>文王纪年探研》,《中国文化研究》2012年第1期.
〔8〕黄怀信等:《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121页.
〔9〕司马迁:《史记》卷3《殷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6页.
〔10〕李昉等纂:《太平御览》卷8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798页.
〔11〕陈梦家:《西周年代考》,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 29页.
〔12〕罗新慧:《清华简<程寤>篇与文王受命再探》,《<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11年6月,第38页.
〔15〕计维遹:《吕氏春秋》卷5《古乐》,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27页.
[1] 晁福林. 从简本《缁衣》“夋”字说到《小雅·车攻》篇的时代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166-171.
[2] 孙祥生. 论礼的起源及其转型——一种法文化学的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6): 71-73.
[3] 艾春明, 傅亚庶. 再说商先起源于幽燕[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3): 103-108.
[4] 刘丰, 杨寄荣. 先秦儒家情礼关系探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6): 105-109.
[5] 任伟. 从"应监"诸器铭文看西周的监国制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5): 102-105.
[6] 张发颖. 凤图腾东夷人及其文化贡献[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2): 111-115.
[7] 周书灿. 西周王朝国家结构探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2): 116-120.
[8] 耿立言. 上古农耕开发与人汤生态灾难-"羿射十日"史因新探[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1): 98-101.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党圣元. 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反思:问 题 与 导 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5 -10 .
[3] 〔加〕罗伯特·韦尔. 作为道德哲学家的马克思——马克思的道德观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5 -9 .
[4] 刘进田. 孔子“为仁由己”思想与自由价值观之通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5 -7 .
[5] 臧峰宇. 犹太人问题与拜物教秘密的政治哲学探赜——《论犹太人问题》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12 -17 .
[6] 高广旭. 论现代政治的信任难题及其破解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18 -23 .
[7] 李彬彬. 社会平等及其实现的路径——重读《神圣家族》对埃德加尔和蒲鲁东的批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24 -32 .
[8] 田毅鹏. 社会建设中的传统与现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33 -37 .
[9] 王庆明. 单位化治理的转型与变异:重访新传统主义理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38 -43 .
[10] 徐延辉, 龚紫钰. 社会质量、自我效能感与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44 -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