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2 ›› Issue (6): 31-35.

• 当代政治哲学前沿问题 • 上一篇    下一篇

缘何“回到黑格尔”?——兼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的形成过程

臧峰宇   

  • 出版日期:2012-11-15 发布日期:2018-08-28
  • 作者简介:臧峰宇,1978年生,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 100872)。
  • 基金资助: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JZD0001)

  • Online:2012-11-15 Published:2018-08-28

摘要: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离开《莱茵报》后为解决“苦恼的疑问”而撰写的第一部手稿,是其孕育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学术探索。如果说在马克思研究中“回到黑格尔”是一种理论自觉,那么这种理论自觉不仅是研究马克思哲学变革的自觉,而且是政治哲学研究的自觉。以这种自觉探究马克思青年时代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的政治哲学阐释,对我们深入理解民主的现实性与可能性,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关键词: 回到黑格尔, 马克思, 法哲学, 手稿, 形成过程

中图分类号: 

  • B0-0

〔1〕汤姆·罗克摩尔:《黑格尔:之前和之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3页.
〔2〕〔7〕〔13〕弗·阿多拉茨基主编:《马克思生平事业年表》,北京:三联书店,1977年,第4-10、16、30页.
〔3〕〔4〕〔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3-15、535-536、13页.
〔5〕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2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21页.
〔9〕〔11〕弗·梅林:《马克思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54、57页.
〔10〕〔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223页.
〔14〕拉宾:《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手稿>的写作时间》,《马列著作编译资料》第6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7-78页.
〔15〕拉宾:《马克思的青年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第132页.
〔16〕MEGA②: I/2,Berlin:AkademieVerlag,1982,p.314.
〔17〕《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译文集》,重庆:重庆出版社,1982年,第68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页.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409页.
[1] 凯瑟琳·韦尔森. 唯物主义—动物主义—社会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类学①[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10-18.
[2] . 马克思资本现代性批判的理论意义及其当代阐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5): 31-36.
[3] 纪克勤, 王文慧.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历史维度与当代视野[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5): 32-35.
[4] 王桂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6): 10-14.
[5] 朱宝信. 论实践本体论与实践思维方式的关系[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4): 11-16.
[6] 陆剑杰.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人性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5): 26-31.
[7] 臧峰宇. 犹太人问题与拜物教秘密的政治哲学探赜——《论犹太人问题》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12-17.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党圣元. 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反思:问 题 与 导 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5 -10 .
[3] 〔加〕罗伯特·韦尔. 作为道德哲学家的马克思——马克思的道德观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5 -9 .
[4] 刘进田. 孔子“为仁由己”思想与自由价值观之通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5 -7 .
[5] 臧峰宇. 犹太人问题与拜物教秘密的政治哲学探赜——《论犹太人问题》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12 -17 .
[6] 高广旭. 论现代政治的信任难题及其破解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18 -23 .
[7] 李彬彬. 社会平等及其实现的路径——重读《神圣家族》对埃德加尔和蒲鲁东的批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24 -32 .
[8] 田毅鹏. 社会建设中的传统与现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33 -37 .
[9] 王庆明. 单位化治理的转型与变异:重访新传统主义理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38 -43 .
[10] 徐延辉, 龚紫钰. 社会质量、自我效能感与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44 -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