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5 ›› Issue (6): 160-165.

• 美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论生态美学研究的价值立场

赖大仁   

  1.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 收稿日期:2005-08-25 出版日期:2005-11-15 发布日期:2018-10-25
  • 作者简介:赖大仁(1954-),男,江西吉水人,文学博士,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当代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研究。

  • Received:2005-08-25 Online:2005-11-15 Published:2018-10-25

摘要: 在当今的生态美学及其相关理论研究中,在价值立场上存在着“人类中心论”与“生态中心论”的根本分歧。然而这两种价值立场未必是根本对立的。对“人类中心论”应当进行历史的反思与辩证的分析,绝对化的“人类中心主义”与“反人类中心论”都是不可取的;对“生态中心论”同样有必要加以辨析,绝对化的“生态中心主义”立场也是不可思议的。也许还是需要回到马克思的立场上来,即寻求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有机统一。这是人类生命活动或实践活动的基本价值立场,也应当是当今生态美学研究的基本价值立场。

关键词: 价值立场, 人类中心论, 生态中心论, 自然生态论, 人文生态论

中图分类号: 

  • B83-0

〔1〕曾繁仁: 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J〕. 文学评论, 2005,(4) .
〔2〕陈剑澜. 生态主义话语: 生态哲学与文学批评〔EB /O L〕.文化研究网h ttp: / /w ww . culs tudi es. com.
〔3〕吴绍全.广义进化,走向生态文明〔Z〕.第三届全国生态美学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
〔4〕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0. 57.
〔5〕沃尔夫冈· 韦尔施. 如何超越人类中心主义?〔J〕. 民族艺术研究, 2004,(5) .
[1] 宋伟. 从“巫史传统”到“儒道互补”:中国美学的深层积淀——以李泽厚“巫史传统说”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199-204.
[2] 仪平策. 从现代人类学视野看生态美学的民族性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6): 166-171.
[3] 潘立勇. 朱子理学美学的二重性影响及其功过[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1): 131-137.
[4] 张胜利, 田英华. 马克思美学思想的现代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5): 149-152.
[5] 李兴武. 流行文化中的美学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6): 137-141.
[6] 赵慧平. 发生于世俗经验的杜威美学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6): 142-144.
[7] 宁稼雨, 张玉东. "道"、"器"之间的沟通--《中国审美文化史》述评[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6): 170-171.
[8] 白长青. 走向美的彼岸--评王向峰《美的艺术显形》[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6): 172-173.
[9] 颜翔林. 论审美信仰[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5): 136-142.
[10] 王军. 论当代国人审美意识的转变[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3): 35-40.
[11] 潘立勇. 朱子理学美学的二重性影响及其功过[J]. 社会科学辑刊, 0, (): 131-137.
[12] 银建军. 中国生态美学研究述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4): 216-220.
[13] 许宁. 百年美学历史的承重者——评王向峰《中国百年美学分例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4): 221-222.
[14] 王德胜, 孟姝芳. 以“人”为关注点——朱光潜心理美学研究的特点[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2): 162-166.
[15] 刘颜玲. 论吕澂“唯识美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2): 167-17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田洁. 如何理解“朋友作为另一个自身”[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 .
[2] 卢军. 极富柔情的孤独的斗士——汪曾祺眼中的鲁迅[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 -3 .
[3] 徐晓芳,刘春年. 中美应急网站文化差异分析——基于中美在线应急网站的测评与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4 .
[4] 程广云. 政治的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从毛泽东的“两论”到邓小平的“三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5 -11 .
[5] 刘森林. 焦虑:《启蒙辩证法》的主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5 -9 .
[6] 崔秋锁. 论马克思价值观的哲学思想前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14 -19 .
[7] 任常青.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创新和构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25 -34 .
[8] 任保平. 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变化及其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35 -43 .
[9] 郭冠清.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44 -54 .
[10] 何文炯.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的机理分析及效应提升[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55 -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