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5 ›› Issue (6): 166-171.

• 美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从现代人类学视野看生态美学的民族性问题

仪平策   

  1.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 收稿日期:2005-08-20 出版日期:2005-11-15 发布日期:2018-10-25
  • 作者简介:仪平策(1956-),男,山东高密人,文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研究。
  • 基金资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2-2003年度重大项目(02JAZJD750.11—44009)

  • Received:2005-08-20 Online:2005-11-15 Published:2018-10-25

摘要: 生态美学作为一个具有世界性普遍意义的当代文化课题,从现代人类学视角看去,其民族性有独特体现:(1)现代人类学对“人”的理解,偏于对“人”及其“文化身份”的特殊性、差异性的辨识和描述。这一立场,使得以人与世界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对象的生态美学的具体性和差异性特征凸显出来。(2)生态美学的多样性突出表现为文化上的差异性。现代人类学认为人性身份的多样性,主要缘于文化模式的差异性。生态美学的构想惟有体现这种文化的多样性,才符合“审美生态”的真正意义。(3)生态美学文化品格的特殊性,最终落实为生态美学的民族性。这使得民族化的生态审美资源在现代社会获得了继承弘扬的可能。

关键词: 现代人类学, 生态美学, 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 

  • B83-0

〔1〕爱德华· 泰勒. 原始文化〔M〕.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2. 11.
〔2〕亨利· 摩尔根.古代社会: 上册〔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5. 1.
〔3〕马林诺夫斯基. 文化论〔M〕. 北京: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7. 17.
〔4〕〔13〕〔14〕绫部恒雄. 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M〕. 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8. 152, 45-46, 46.
〔5〕〔6〕〔7〕〔8〕〔9〕〔10〕〔12〕〔15〕〔16〕克利福德· 格尔茨. 文化的解释〔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1999. 64-65, 50, 47, 44, 61-62, 36, 62, 48-65, 18.
〔11〕海德格尔. 人, 诗意地安居〔M〕. 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5. 84.
〔17〕老子: 第二十五章〔M〕.
[1] 宋伟. 从“巫史传统”到“儒道互补”:中国美学的深层积淀——以李泽厚“巫史传统说”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199-204.
[2] 赖大仁. 论生态美学研究的价值立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6): 160-165.
[3] 潘立勇. 朱子理学美学的二重性影响及其功过[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1): 131-137.
[4] 张胜利, 田英华. 马克思美学思想的现代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5): 149-152.
[5] 李兴武. 流行文化中的美学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6): 137-141.
[6] 赵慧平. 发生于世俗经验的杜威美学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6): 142-144.
[7] 宁稼雨, 张玉东. "道"、"器"之间的沟通--《中国审美文化史》述评[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6): 170-171.
[8] 白长青. 走向美的彼岸--评王向峰《美的艺术显形》[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6): 172-173.
[9] 颜翔林. 论审美信仰[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5): 136-142.
[10] 王军. 论当代国人审美意识的转变[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3): 35-40.
[11] 潘立勇. 朱子理学美学的二重性影响及其功过[J]. 社会科学辑刊, 0, (): 131-137.
[12] 银建军. 中国生态美学研究述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4): 216-220.
[13] 许宁. 百年美学历史的承重者——评王向峰《中国百年美学分例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4): 221-222.
[14] 王德胜, 孟姝芳. 以“人”为关注点——朱光潜心理美学研究的特点[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2): 162-166.
[15] 刘颜玲. 论吕澂“唯识美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2): 167-17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田洁. 如何理解“朋友作为另一个自身”[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 .
[2] 卢军. 极富柔情的孤独的斗士——汪曾祺眼中的鲁迅[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 -3 .
[3] 徐晓芳,刘春年. 中美应急网站文化差异分析——基于中美在线应急网站的测评与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4 .
[4] 程广云. 政治的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从毛泽东的“两论”到邓小平的“三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5 -11 .
[5] 刘森林. 焦虑:《启蒙辩证法》的主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5 -9 .
[6] 崔秋锁. 论马克思价值观的哲学思想前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14 -19 .
[7] 王南湜. 重提一桩学术公案:“要康德,还是要黑格尔?”[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6 -13 .
[8] 任常青.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创新和构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25 -34 .
[9] 任保平. 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变化及其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35 -43 .
[10] 郭冠清.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44 -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