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真理的本质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这种统一体现在真理的各个方面。把真理的主观性单纯理解为形式上的主观性是片面的。真理的主观性作为真理的一个基本特征,不仅体现在真理的形式上,而且体现在它的内容上,体现在真理的形成、发展、运用和传播的过程中。重视和正确认识真理的主观性是科学把握真理本质的需要,对于我们正确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真理观、创造性地运用真理和发展真理,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中图分类号:
〔1〕上海市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编写组.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7版) 〔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14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112. 〔3〕费尔巴哈全集:第7卷(斯图加特版)〔M〕. 1903. 516. 〔4〕列宁选集: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219. 〔5〕高清海.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下册〔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9.229. 〔6〕〔8〕〔9〕〔10〕列宁. 哲学笔记〔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4. 228, 223, 233, 228. 〔7〕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文集: 第1卷〔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7. 409. 〔11〕杜威. 哲学的改造〔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58. 116.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 97. 〔13〕狄慈根. 哲学著作选集〔M〕. 北京: 三联书店, 1978. 325. 〔14〕H。尤利娜,卡尔。 波普尔. 还原论唯物主义的"突现实在论"〔J〕. 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 1980, (2): 19. 〔15〕库恩. 科学革命的结构〔M〕.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0. 93. 〔16〕皮亚杰,英海尔德.儿童心理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6. 7. 〔17〕P。 斯尼德.什么是科学哲学家? 〔J〕. 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1982, (1): 88. 〔18〕李秀林, 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4版)〔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379.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702. 〔20〕列宁选集: 第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419. |
[1] | 曾志. 西方知识论哲学中的真理融贯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1): 4-9. |
[2] | 李天鹤. 真理的属性范畴辨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5): 153-155. |
[3] | 周小兵. 真理的共识论与文化共识[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2): 22-26. |
[4] | 曾志. 西方知识论哲学中的真理融贯论[J]. 社会科学辑刊, 0, (): 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