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8 ›› Issue (3): 47-52.

• 后现代思想新解读 • 上一篇    下一篇

意识的本质、还原与意义——科赫意识思想简论

殷杰, 尚凤森   

  • 发布日期:2018-07-24
  • 作者简介:殷杰,哲学博士,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 太原 030006);尚凤森,哲学博士,太原理工大学政法学院讲师(山西 太原 030024)。

  • Published:2018-07-24

摘要: 科赫是当代意识研究领域著名的认知神经科学家,他的研究内容集中在物质事物如何产生非物质的、主观的、有意识的状态这个问题上,他的研究思路则是在神经机制中提纯出意识的最小神经相关物。科赫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一种根本属性,不可还原为物质组分,也不是系统的涌现属性,他从物理假说和演化假说的框架内发展了意识的功能,即意识是生命体的存在方式。

关键词: 意识, 涌现, 属性二元论, 还原

中图分类号: 

  • B80

〔1〕〔2〕〔5〕〔8〕〔9〕〔10〕〔14〕〔17〕〔18〕〔19〕〔20〕Christof Koch, Consiousness: Confessions of a Romantic Reductionist,Cambridge: The MIT Press,2012,pp.119,120,121,42,43,118,150,147, 134,149,114.
〔3〕Thomas Metzinger, Being No One. The Self-Model Theory of Subjectivity,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2003,p.589.
〔4〕David J.Chalmers,“Facing Up to the Problem of Conciousness,”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no.2(March 1996),pp.200-219.
〔6〕克里斯托弗·科赫:《意识探秘》,顾凡及、侯晓迪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第18页.
〔7〕David Chalmers,What is Neural Correlate of Consciousness, 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2000,p.17.
〔11〕〔12〕〔13〕弗朗西斯·克里克:《惊人的假说:灵魂的科学探索》,汪云久、齐翔林、吴新年、曾晓东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3、7、9页.
〔15〕〔16〕伊利亚·普里戈金:《确定性的终结:时间、混沌和新自然法则》,湛敏译,上海:上海世界出版集团,2009年,第1、11页.
〔21〕李恒威:《意识:从自我到自我感》,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4页.
〔22〕de Quincey,C.,Radical Nature: The Soul of Matter, Rochester: Park Street Press,2010,p.45.
[1] 王志平, 李世雁. "生态纪"思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思维[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6): 32-35.
[2] 郭长春. 提高理论思维水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2): 38-40.
[3] 王雅. 经学思维及对中国思维方式的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4): 15-20.
[4] 张振华. 次协调思维的逻辑机制及其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1): 39-41.
[5] 李德顺. 21世纪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趋势[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1): 4-9.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王塑峰, 纪玉山. 东北重化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基于综合竞争优势理论的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30 -41 .
[4] 尹志超, 杨超. 夫妻相对收入与幸福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42 -50 .
[5] 孙巍, 王亚君. 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动态演化机理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1 -59 .
[6] 张一兵. 义肢性工具模板和符码记忆中的先行时间——对斯蒂格勒《 技术与时间 》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0 -65 .
[7] 张亮. 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创新道路析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6 -72 .
[8] 孙琳. 论置身性解释学:在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3 -78 .
[9] 胡大平. 哈维的空间概念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9 -86 .
[10] 卓承芳. 维希留“速度—空间”观刍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87 -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