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8 ›› Issue (3): 172-178.

• 公共阐释:本质与实践 • 上一篇    下一篇

感性、理性和公共性:图像的阐释途径分析

曹晖   

  • 发布日期:2018-07-24
  • 作者简介:曹晖,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235)。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ZX095); 黑龙江大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JC2013W5)

  • Published:2018-07-24

摘要: 图像阐释是公共阐释的一部分,它具有澄明性、超越性和公度性的特征。在图像阐释的过程中,从感性经验过渡到理性,然后进入公共性,这既有先验的成分,同时文化历史经验在塑造人的心理结构和文化结构起了重大的作用。人类对图像的阐释,事实上是对人和世界关系的阐释,图像认识的最终指向也是人的共通性问题。艺术、文学、科学等作为一个个扇面,分享着一种共在。在其中,我们才能对人类文化进行有效的阐释。

关键词: 公共阐释, 图像阐释, 公共性, 理性, 经验, 感性, 感觉结构

中图分类号: 

  • B089.2

〔1〕〔13〕〔14〕 Raymond Williams,The Long Revolution,London: Penguin Books,1961,pp.34,64,47.
〔2〕〔德〕W. 沃林格尔:《抽象与移情——艺术风格的心理学研究》,王才勇译,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87年,第16页.
〔3〕John Ruskin,Modern Painters,volume I(eBook),New York,Chicago: Public Domain,2009,p.197.
〔4〕〔英〕E.H.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林夕等译,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第184页.
〔5〕Jonathan Crary,Techniques of the Observer on Vision and Modernit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Massachusetts: MIT Press,1992,p.9.
〔6〕〔英〕E.H.贡布里希:《贡布里希论设计》,范景中选编,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年,第283页.
〔7〕〔15〕〔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6、31页.
〔8〕〔9〕〔10〕〔德〕康德:《判断力批判》,《康德美学文集》,曹俊峰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58、544、546页.
〔11〕〔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25页.
〔12〕Wilhelm Dilthey,“Poetry and Experience,” in his Selected Works,volume V,ed. by Rudolf A. Makkreel and Frithj of Rodi,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5,p.72.
〔16〕〔英〕菲利普·史密斯:《文化理论导论》,张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34页.
〔17〕〔美〕汉娜·阿伦特:《康德政治哲学讲稿》,罗纳德·贝纳尔编,曹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前言”,第3页.
〔18〕Erwin Panofsky,Perspective as Symbolic Form,translated by Christopher S. Wood,New York:Zone Books,1991,p.34.
〔19〕〔23〕Christopher S. Wood,“Introduction,” Erwin Panofsky,Perspective as Symbolic Form,translated by Christopher S. Wood,New York:Zone Books,1991,pp.16-17,47.
〔20〕〔21〕〔22〕〔美〕欧文·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人文主题》,戚印平、范景中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第180、186、200页.
〔24〕王正华:《艺术史与文化史的交界:关于视觉文化研究》,《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32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第85页.
〔25〕〔德〕卡西尔:《符号·神话·文化》,李小兵译,北京:东方出版集团,1988年,第39页.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王塑峰, 纪玉山. 东北重化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基于综合竞争优势理论的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30 -41 .
[4] 尹志超, 杨超. 夫妻相对收入与幸福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42 -50 .
[5] 孙巍, 王亚君. 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动态演化机理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1 -59 .
[6] 张一兵. 义肢性工具模板和符码记忆中的先行时间——对斯蒂格勒《 技术与时间 》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0 -65 .
[7] 张亮. 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创新道路析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6 -72 .
[8] 孙琳. 论置身性解释学:在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3 -78 .
[9] 胡大平. 哈维的空间概念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9 -86 .
[10] 卓承芳. 维希留“速度—空间”观刍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87 -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