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重要时期,城市作为近代工业文明的中心,到20世纪,传统社会原有的社会结构出现了空前的错动奇观,城市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随着晚清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新的社会力量开始出现,城市社会里民族资本家、资产阶级近代知识分子和工人开始崛起,逐步走上社会的政治舞台。近代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的变迁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带来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
〔1〕孙毓棠.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第一辑: 下册〔Z〕. 1202. 〔2〕上海市文献委员会. 上海人口志略〔M〕.19, 23. 〔3〕东方杂志, 1904, (11): 76. 〔4〕王守恂. 天津政俗沿革记: 卷九〔M〕. 1938. 1. 〔5〕天津商会档案汇编: 上〔Z〕. 1262. 〔6〕天津志略: 第九编: 第二章〔M〕. 〔7〕(光绪)天津府志〔M〕. 台北: 学生书局, 1968. 〔8〕户口〔A〕.胶澳志〔C〕. 〔9〕教育录〔A〕.张季子九录〔C〕. 中华书局,1931. 15. 〔10〕〔11〕东方杂志, 1905, (3): 41. 〔12〕张朋园. 清末民初的知识分子〔A〕. 知识分子与中国〔C〕. 时报出版公司, 1985. 〔13〕〔27〕李维清. 上海乡士志〔M〕.上海: 上海劝学所, 1907. 44, 37. 〔14〕王先进.近代中国绅士阶层的分化〔J〕. 社会科学战线, 1987, (3) . 〔15〕十九世纪后半期几种洋货和土货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J〕. 经济研究, 1956, (2) . 〔16〕旧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M〕.北京: 人民日报出版社, 1976. 24. 〔17〕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Z〕.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26. 〔18〕熊月之. 新型知识分子集结〔A〕.张仲礼. 近代上海城市研究〔C〕.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1024-1029. 〔19〕唐海. 中国劳工问题〔M〕. 上海: 光华书局,1926. 82-85. 〔20〕民社〔A〕. 胶澳志〔C〕. 〔21〕东方杂志, 1904, (1): 4. 〔22〕全国政协. 辛亥革命回忆录: 一〔M〕.北京: 文史资料出版社出版. 186. 〔23〕光绪朝东华录: 五〔M〕.北京: 中华书局, 1958. 5806. 〔24〕胡鄂公. 辛亥革命北方实录〔M〕. 中华书局, 1948. 12. 〔25〕清史稿:卷十四〔M〕. 3945. 〔26〕吴佩孚战史: 清末民初史料丛书: 第55种〔M〕.台湾成文社. |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