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2 ›› Issue (4): 128-130.

• 美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庄子直觉思维类型论

王红蕾1, 李玲2   

  1. 1.沈阳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044;
    2.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辽宁沈阳110003
  • 收稿日期:2002-03-20 出版日期:2002-07-15 发布日期:2018-10-31
  • 作者简介:王红蕾(1968-),女,满族,辽宁锦州人,文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研究。

  • Received:2002-03-20 Online:2002-07-15 Published:2018-10-31

摘要: 庄子的直觉思维是其审美范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如何体悟道的方式上及如何达到审美境界方面,直觉思维或者为语言符号与审美精神境界架构的中介,或者为庄子的主要审美认知方式。庄子的直觉思维类型重在对审美意象的心理阐释。

关键词: 庄子, 直觉思维, 心斋, 坐忘, 语言符号, 直觉转化

中图分类号: 

  • I207.62

〔1〕庄子 德充符〔M〕.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83.
〔2〕〔6〕庄子 秋水〔M〕.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1. 276.
〔3〕庄子 则阳〔M〕.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1. 460.
〔4〕庄子 列御寇〔M〕.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1. 580.
〔5〕庄子 逍遥游〔M〕.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1. 3.
〔7〕庄子 齐物论〔M〕.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1. 17.
〔8〕庄子 天下〔M〕.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1. 597.
[1] 于雪棠. 儒道两种视角的“在宥”阐释——兼及文本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177-185.
[2] 方明. 庄子以“真”为本的生存论美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39-41.
[3] 方明. “真”之哲学追问与庄学思想的流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26-28.
[4] 张洪兴. 试论庄子对先秦立言观的批判与超越[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5): 41-44.
[5] 杜绣琳. 试论“游”在《庄子》美学范畴中的地位[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5): 128-131.
[6] 那薇. 庄子与海德格尔在不可知论方面的相互诠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4): 11-16.
[7] 孟庆丽. 庄子的言意观辨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5): 143-147.
[8] 魏传宪. 《庄子》的思维方法论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4): 21-27.
[9] 吕国忱. 知识生成环节的人学考察[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6): 41-45.
[10] 马国柱, 林红霞. 道与美本体[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5): 15-20.
[11] 王向峰. 老庄的美的形态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0, 0(2): 126-132.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