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加入WTO必将给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带来巨大的影响,因为世贸组织所确立的一系列规则和机制是用来规范和约束成员国的政府行为的。从宏观经济管理的能力、目标、主体、客体、手段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加入WTO对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为了应对入世挑战,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走创新的道路。
中图分类号:
〔1〕李兴山.宏观经济、运行与管理〔M〕.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6. 〔2〕张今声. 政府行为与效能--政府改革的深层次透视〔M〕.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1. 〔3〕薛荣久. 中国加入W TO 纵论〔M〕. 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2001. 〔4〕杜厚文. 世贸组织规则与中国战略全书应对W TO挑战〔M〕. 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99. 〔5〕张幼文,等. 跨越时空: 入世改革开放的新阶段〔M〕.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6〕陈东琪.新政府干预论〔M〕.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0. 〔7〕王梦奎.经济全球化与政府的作用〔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8〕阮成发. WTO与政府改革〔M〕. 北京: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1. 〔9〕王军,等.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中国〔M〕. 沈阳: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9. 〔10〕白津夫. 加入WTO对政府的影响〔J〕. 参考文选, 2001, (13) . 〔11〕赵萍,等. 社会结构转型与政府经济行为变迁〔J〕. 理论与现代化, 2001, (1) . |
[1] | 刘刚 杜爽. 我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的区域比较研究——基于北京市、杭州市和深圳市智能企业样本的价值网络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07-117. |
[2] | 吴力波 徐少丹 任飞州.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部门关联与企业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145-159. |
[3] | 白永秀.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的创新及其重大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20-27. |
[4] | 徐胜. 海洋强国建设的科技创新驱动效应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25-134. |
[5] | 徐景一 于桂兰. 新时代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创新路径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5): 120-127. |
[6] | 叶满城 梅宇航. 纵向国民经济布局下国有企业改革的降成本和创新效应[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155-160. |
[7] | 臧峰宇. 比较哲学的时代内涵与创新愿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24-29. |
[8] | 韩文龙. “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企业家精神”的创新组合及其增长效应[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202-212. |
[9] | 孙民. 唯物史观视阈中的文化自信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46-51. |
[10] | 朱富强. 捍卫和尊重何种企业家——兼对企业家精神及其创新活动的性质甄别[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1): 86-95. |
[11] | 代栓平, 纪玉山. 中美贸易争端的警示:加快发挥综合竞争优势 推动技术自主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28-37. |
[12] | 孔庆江. 国家经济安全与WTO例外规则的应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134-138. |
[13] | 孙民. 马克思文化哲学的创新及其当代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77-83. |
[14] | 季水河, 季念. 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创新的中国问题意识[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3): 17-31. |
[15] | 张亮. 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创新道路析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6-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