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左宗棠在治理西部期间,全面整顿社会秩序,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对落后的边疆经济进行大幅度的改造与革新,具有民族政策的连续性、经济开发的整合性、转型时期的过渡性等特点。
中图分类号:
〔1〕〔3〕〔7〕〔10〕〔11〕〔12〕〔14〕〔15〕〔16〕左文襄公全集。 札件〔M〕. 长沙: 岳麓书社, 1986. 557, 557, 428,428, 366, 453-454, 429, 441, 451. 〔2〕〔17〕左文襄公全集。 奏稿: 53卷〔M〕. 〔4〕左文襄公全集。 批札: 7 卷〔M〕. 批札: 7 卷〔M〕. 长沙: 岳麓书社, 1986. 9. 〔5〕〔8〕秦翰才.左宗棠逸事汇编〔M〕. 长沙: 岳麓书社, 1986. 258. 〔6〕左文襄公全集。 奏稿: 45卷〔M〕. 奏稿: 45卷〔M〕. 长沙: 岳麓书社, 1986. 79. 〔9〕罗正钧.左宗棠年谱: 7 卷〔Z〕. 长沙: 岳麓书社,1983. 226. 〔13〕杨东梁.左宗棠评传〔M〕.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5. 260. |
[1] | 胡仪元. 西部生态经济开发的利益补偿机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2): 81-85. |
[2] | 苏宁. 美国西部开发失误现象及对中国的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4): 158-161. |
[3] | 钟礼国. 西部生态经济建设的民间投资障碍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4): 165-167. |
[4] | 王日根, 李娜. 试论明清东南沿海海洋经济模式的演迁[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6): 116-121. |
[5] | 刘永祥. 抗战时期金城银行在西部的经营活动[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3): 123-127. |
[6] | 刘尊利. 西部大开发战略选择模式之探讨[J]. 社会科学辑刊, 2000, 0(5): 42-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