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我国企业改革和银行商业改革过程中,要建立起新型的银企关系,首先要理顺银行与企业之间平等、互利及双向选择的服务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确政府职能及商业银行的性质,培育资本市场,达到银行资本与企业资本融合,发展直接融资,并加强、完善法律体系,从而真正建立起新型的银企关系。
中图分类号:
〔1〕孟西林,翟四田.浅谈重塑新型的银企关系〔J〕.金融理论与实践, 1998, (8) . 〔2〕张旭. 解决银企债务危机的新思考〔J〕. 金融教学与研究, 1999, (2) . 〔3〕杨薇. 浅论银企关系与金融债权〔J〕. 金融经济,1999, (5) . 〔4〕罗伟忠.诊治国企国银连锁症〔J〕. 金融与经济,1999, (4) . 〔5〕韩强. 银企改革的非均衡性与银行不良资产〔J〕. 中国金融, 2000, (10) . |
[1] | 叶初升 陈晓佳. 企业减负政策执行与地方政府配套改革——基于晋升激励下地方官员行为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131-144. |
[2] | 赵儒煜. 企业家在主流经济学中的缺失及重新定位[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134-147. |
[3] | 焦成焕.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148-160. |
[4] | 陈刚. 契约执行成本与民营企业R&D 投入[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161-171. |
[5] | 徐景一 于桂兰. 新时代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创新路径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5): 120-127. |
[6] | 刘圃君. 公共采购领域中企业贿赂犯罪的治理困境与破局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132-141. |
[7] | 叶满城 梅宇航. 纵向国民经济布局下国有企业改革的降成本和创新效应[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155-160. |
[8] | 韩文龙. “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企业家精神”的创新组合及其增长效应[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202-212. |
[9] | 沈国兵 张勋. 伙伴国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本土企业新出口联系的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106-115. |
[10] | 张玉利. 容错机制与激发保护企业家精神[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1): 71-78. |
[11] | 李政. 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内涵、作用与激发保护策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1): 79-85. |
[12] | 朱富强. 捍卫和尊重何种企业家——兼对企业家精神及其创新活动的性质甄别[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1): 86-95. |
[13] | 朱健刚. 社会企业在当代中国的阶段定位与价值取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69-77. |
[14] | 乔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国有企业地位及功能变迁[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40-146. |
[15] | 陈刚. 城市的企业家精神:城市规模影响创业的经验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4): 83-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