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开放式基金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基金的主流,导引着我国投资基金的发展方向。在我国推行开放式基金,已具备了客观的必要条件和完备的配套设施。我国推出开放式基金应采取循序渐进,先试点,后推广,多管齐下,应对赎回等方式,并应选择适当的销售对象和渠道。
中图分类号:
〔1〕厉以宁, 曹凤歧. 跨世纪的中国投资基金业〔M〕. 北京: 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2〕刘传葵. 中国投资基金市场发展论〔M〕. 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3〕牛棚.第一主力: 开放式基金〔M〕.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1. 〔4〕黄耀华. 21世纪中国投资基金风险与防范〔M〕. 广州: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1. 〔5〕崔新生. 中国基金战略〔M〕. 北京: 中国城市出版社, 1998. 〔6〕张健. 投资基金手册〔Z〕. 北京: 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 |
[1] | 魏文静. 近代江南迎神赛会的商业化运作探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54-159. |
[2] | 韩立新. 我国海洋污染损害赔偿基金的设立与制度构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80-86. |
[3] | 贾林青. 创设产品安全责任保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71-77. |
[4] | 刘建明. 明代后期政权运作对政府公文走向的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1): 149-151. |
[5] | 刘建明. 明代前期政权运作与诗文走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4): 138-140. |
[6] | 吴海峰. 中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初探[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5): 178-180. |
[7] | 曹晓峰, 徐海燕. 辽宁宗教团体组织形式与运作机制的社会人类学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4): 41-45. |
[8] | 金波. 现代企业法制环境刍议[J]. 社会科学辑刊, 2000, 0(6): 39-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