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宗白华对艺术进行深沉的生命体验,又以散文的笔触将充满诗意的生命体验构入其文艺理论体系,形成了他的文学理论特色:生命体验的诗化文论。在其文论中,他的生命创化的艺术观是理论的根本。生命创化的艺术观既受西方生命直觉主义艺术理论的影响,又吸收了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理念,是中西艺术理论的融合。"艺境说"是宗白华文艺理论的精华,是他的生命创化的艺术观在中国艺术研究方面的充分体现,从中他和谐地进行了传统的意境话语向现代生命哲学话语的转换。
中图分类号:
〔1〕宗白华.谈柏格森"创化论"杂感〔A〕. 宗白华全集: 第1卷〔C〕.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 79. 〔2〕〔4〕宗白华. 艺术学〔A〕. 宗白华全集: 第1卷〔C〕.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 560, 563. 〔3〕宗白华. 常人欣赏文艺的形式〔A〕.宗白华全集: 第2 卷〔C〕.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 317. 〔5〕宗白华. 介绍两本关于中国画学的书并论中国的绘画〔A〕. 宗白华全集: 第2卷〔C〕.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 46. 〔6〕宗白华. 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A〕.宗白华全集: 第2卷〔C〕.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 109. 〔7〕宗白华. 《艺境》前言〔A〕. 宗白华全集: 第3卷〔C〕.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623. 〔8〕〔9〕〔10〕〔11〕〔12〕〔14〕〔15〕〔16〕〔17〕〔18〕宗白华.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A〕. 宗白华全集: 第2卷〔C〕.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 361, 362, 331, 338, 334,376, 370, 369, 369, 375. 〔13〕高楠. 中国古代艺术的文化学阐释〔M〕.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8. 302. |
[1] | 黄鸣奋. “活法”三义:当代西方新媒体艺术宣言例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175-183. |
[2] | 汤拥华. 从“风景的发现”到“临照的美学”——“诗人宗白华”的另一种读法[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199-208. |
[3] | 沈巧琼. 试论《商市街》中女性的生命体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2): 209-212. |
[4] | 李琳. 中国佛家艺术观的生态意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1): 197-200. |
[5] | 顾颖. 艺术意味的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6): 147-151. |
[6] | 顾颖. 宗白华意境理论的贡献[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3): 164-16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