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1 ›› Issue (6): 136-141.

• 中国文学与文化 • 上一篇    下一篇

先秦著述的"言公"传统论考

许小颖   

  1.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5
  • 收稿日期:2001-03-10 出版日期:2001-11-15 发布日期:2018-11-02
  • 作者简介:许小颖(1971-),女,浙江温州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汉语方言学研究。

  • Received:2001-03-10 Online:2001-11-15 Published:2018-11-02

摘要: 对照传世的先秦学术典籍和近代考古发现的先秦学术典籍的体例、内容及语言,并后代相关的文献记载,章学诚的"言公"的观点完全符合先秦学术史的实情:从"先秦古书不题撰人","同时代之人未必知晓作者为何许人","诸子未必可考"三个方面可以证明先秦学术没有作者的观念;考查传世的与出土的先秦文献中不同版本的著作在思想内容、篇幅篇次、语言等方面的修正与变更证明,一些曾被"疑古派"确定为伪书的先秦文献实质上是先秦学术"言公"现象在典籍中的体现,从而也证明了先秦学术"言公"的传统。先秦学术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是"言公"风气与"立言"信念和谐统一的结果。

关键词: 先秦, 著述, "言公", 传统

中图分类号: 

  • I206.2

〔1〕〔5〕〔8〕〔9〕章学诚.文史通义〔M〕. 北京: 古籍出版社, 1956. 103, 107, 103, 103.
〔2〕〔4〕余嘉锡. 古书通例〔M〕. 长沙: 岳麓书社,1985. 18.
〔3〕李零. 出土发现与古书年代的再认识〔J〕. 九州学刊, 1988, 3(1): 107.
〔6〕钱穆. 庄老通辨〔M〕. 台北: 台北东大图书馆,1991.
〔7〕郭沂. 楚简《老子》与《老子》公案〔A〕. 姜广辉.郭店楚简研究: 中国哲学第二十辑〔M〕.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 118-148.
[1] 袁晓晶. 权力的知识来源及其当代意义——以早期中国社会的权力产生为考察对象[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32-39.
[2] 徐大军. 《金瓶梅词话》叙事建构的文艺渊源刍议——以取径武松打虎故事的属性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200-210.
[3] 卓今. 中国阐释学理论资源整理及现代性转换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79-190.
[4] 黄琳. 朱熹的“气质”与“恶”思想简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5): 39-44.
[5] 吕周聚. 论被遮蔽的五四文学传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23-30.
[6] 陈立新. 中国经验与现代性的拓展[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38-45.
[7] 李庆本. 强制阐释与跨文化阐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4): 200-206.
[8] 聂锦芳. 马克思思想的起源及对其一生的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32-39.
[9] 黎保荣. 何 为 科 学--中国现代文学"科学"内涵及其演变新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95-202.
[10] 王雨辰. 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主题与基本特点[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0-15.
[11] 祖伟. 我国传统契约文书“恐后无凭”套语的证据实质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32-39.
[12] 田毅鹏. 社会建设中的传统与现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33-37.
[13] 王庆明. 单位化治理的转型与变异:重访新传统主义理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38-43.
[14] 孙宽宁,徐继存. 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民俗的复兴策略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47-51.
[15] 王利民,张国强. 中国民法现代化的传统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87-92.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