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1 ›› Issue (1): 52-57.

• 杜会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当代中国的生存课题--生活市场化

崔巍1, 高楠2   

  1. 1.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
    2.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 收稿日期:2000-10-12 出版日期:2001-01-15 发布日期:2018-11-06
  • 作者简介:崔巍(1978-),女,辽宁沈阳人,主要从事国际经济研究;高楠(1949-),男,辽宁沈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化学、美学研究。

  • Received:2000-10-12 Online:2001-01-15 Published:2018-11-06

摘要: 市场经济无孔不入地渗入生存主体的生存意识,使人的现实生活逐渐市场化。市场普遍性地成为系结人们日常生活关系的纽带。生产与消费在抽象化的金钱的流通中复活,成为活生生的具体的生产与消费。市场经济也影响着人的知识建构。人的日常生活需求随着市场发展而不断出现多层次的分化,市场为适应这种分化而不断进行着社会服务微循环系统的建构。

关键词: 生存状态, 市场经济, 生产与消费

中图分类号: 

  • C913.3
[1] 白永秀.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的创新及其重大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20-27.
[2] 阎孟伟.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当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总体观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14-24.
[3] 晏辉. 伦理辩护与批判:城市化及其伦理后果[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67-74.
[4] 王德胜. “微时代”的美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5): 162-167.
[5] 徐景一. 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中的劳动者权益保障[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4): 86-90.
[6] . 作为通往自由之路的社会主义——对哈耶克社会主义批判的一个回应[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4): 5-9.
[7] . 论公有制是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85-89.
[8] 龚群. 现代伦理的变奏:交互主体伦理与人的物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6): 16-21.
[9] 刘瑞, 王岳. 对“国进民退”争议的反思[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5): 92-97.
[10] 曹新.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1): 73-77.
[11] 张兴国, 姚颖. 论市场经济的道德维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3): 32-35.
[12] 陈静.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转变[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4): 178-180.
[13] 张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学逻辑[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3): 68-73.
[14] 程远先. 论市场经济下的公平与效率[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3): 92-94.
[15] 李宁顺, 洪盛俊. 论中国市场经济法律的价值取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1): 68-71.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