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对"社会主义"的左翼政治旨向与"生态主义"的自然价值感知的自觉结合,其哲学基石或依据是一种能动性的社会关系以及建立在这种能动性社会关系基础上的不断改善的社会-自然关系。相对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革新。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尤其是社会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的辩证互动或转化,而且有可能拓展成为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一种主流性或前沿性表达。生态马克思主义体现在抗衡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全球化和探寻社会主义替代性选择两个方面,因而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似乎更具亲和性。
中图分类号:
〔1〕安德鲁·多布森:《绿色政治思想》,郇庆治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64-265页. 〔2〕郇庆治:《自然环境价值的发现》,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导言第1-24页. 〔3〕黄瑞祺、黄之栋:《绿色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生态轨迹》,郇庆治主编:《当代西方绿色左翼政治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1-63页. |
[1] | 阎孟伟.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当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总体观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14-24. |
[2] | 张博.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主体论的科学内涵及现实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99-104. |
[3] | 孙民. 马克思文化哲学的创新及其当代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77-83. |
[4] | 陈忠. 城市社会的伦理自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22-30. |
[5] | 王雨辰. 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与差异政治学的重构——哈维《希望的空间》的解放政治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31-41. |
[6] | 庄友刚. 马克思主义城市观视域下的当代城市发展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2-48. |
[7] | 张云飞.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批判视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9-56. |
[8] | 邢雁欣. 从节俭与适度原则解析萨伊消费伦理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7-61. |
[9] | 张秀琴.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在新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以教科书体系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5-12. |
[10] | 张云飞. 生态危机:资本主义总体危机的表现和表征[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9-24. |
[11] | 约翰·罗默, 梁爽, 黄斐.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平等——耶鲁大学教授约翰·罗默访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5-9. |
[12] | 王雨辰. 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主题与基本特点[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0-15. |
[13] | 程广云. 政治的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从毛泽东的“两论”到邓小平的“三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5-11. |
[14] | 杨晓. “内蕴形而上学”的文化本体观[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2-20. |
[15] | 王庆丰. 欲望形而上学批判——《资本论》的形上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5-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