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要遵循路径依赖原则, 以发展产业集群为主体, 依靠市场化大企业的主导作用, 在政府支持下推进。为此, 要改革和调整政府的区域经济管理职能, 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保障。
中图分类号:
〔1〕G.L.克拉克, M .P.费尔德曼, M .S .克特勒.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107 ,169 . 〔2〕李向平.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问题及对策〔R〕.沈阳:辽宁社会科学院, 2007 . 〔3〕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 .65 . 〔4〕王海波.新中国工业经济〔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86 .18 . 〔5〕王承礼.中国东北沦陷十四年史纲要〔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0.117 . 〔6〕胡乃武, 张可云.统筹中国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4 ,(1). |
[1] | 程娜. 东北老工业基地智能化转型发展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63-73. |
[2] | 刘水林. “基本法”“特别法”“程序法”三位一体立法体系的特别构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72-76. |
[3] | 王伟光.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新型智库建设——在东北“三省一区”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暨新型智库建设研讨会[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5-8. |
[4] | 李政, 于凡修. 东北地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机制与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33-43. |
[5] | 李树. 经济集聚能否降低排污和能耗强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1): 90-96. |
[6] | .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产业集群演化路径研究——以中国动漫产业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4): 93-96. |
[7] | . 东北地区振兴战略实施效果评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94-101. |
[8] | 鄂齐, 张玲. 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上市如何步入快速道———以辽宁省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6): 150-154. |
[9] | 董经政. 传统工业区改造中城市社会空间的重构———以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5): 60-63. |
[10] | 王一兵, 王恕立. 论老工业基地的衰退机理与振兴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2): 133-135. |
[11] | 毕德利. 辽宁省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政策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6): 148-152. |
[12] | 李静. 当前我国农地制度改革路径的博弈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5): 136-138. |
[13] | 薛菁. 论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地方政府的财税合作[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166-168. |
[14] | 郭舒, 曹宁, 丁培毅. 产业集群视角下的旅游产业范围与政策领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2): 99-101. |
[15] | 陈畅. 辽宁省优势产业定位及发展战略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3): 109-1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