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战后, 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逐步瓦解, 年功序列制也大为弱化, 雇佣出现弹性化, 非正式雇佣形态呈多样化发展。然而日本企业非正式雇佣形态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战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限制、确立、扩大以及加速发展的四个时期。在这60 多年中, 日本政府的政策导向、经济结构的转换、消费扩张的倾向、工会运动的低迷等综合要素与非正式雇佣形态的演变密切相关, 也对我国目前的企业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图分类号:
〔1〕村井喜代子.现代日本经济论〔M〕.东京:有斐阁, 1994 .263-269 . 〔2〕渡边治.多国籍企业时代下的与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对抗战略〔J〕.女性劳动研究, 1998 ,(33). 〔3〕伍贺一道.现代日本的失业和不安定就业〔J〕.社会政策学会志, 2003 ,(10). |
[1] | 张衔, 徐延辰. 最低工资标准的理论依据与定量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2): 95-1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