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外资质量与效益的提高问题应建立在外资并购、企业研发、生态战略等多方面的数据分析的前提下,从并购在实际使用外资中所占比重和环境指数等方面探讨外资质量与效益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我国利用外资的利弊分析与路径选择,应坚决淘汰FDI落后产能,稳妥化解产能过剩,积极组织引导国内产能过剩和具有一定竞争力但不符合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转移到其他地区或境外;围绕"优化FDI结构和增强技术溢出"目标,采取更有效的鼓励制度;调整清单模式并分层次与跨国公司进行合作。
中图分类号:
〔1〕曹敏:《我国利用外资的进展情况及未来走势》,《经济导刊》2013年第6期. |
[1] | 任保平.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体制改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21-28. |
[2] | 张慧芳, 艾天霞. 供需双侧结构性改革要素分析--四大引擎与三驾马车协同发力[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29-37. |
[3] | 王今朝. 公有企业相对私有企业的效率占优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38-48. |
[4] | 朱富强. 产权的人本共进与国有企业改革--基于理论与实践维度的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49-57. |
[5] | 夏中义. 反映论与“1985”方法论年——以黄海澄、林兴宅、刘再复为人物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42-150. |
[6] | 李华晶. 制度环境、绿色创业导向与绩效关系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92-99. |
[7] | . 东北地区振兴战略实施效果评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94-101. |
[8] | .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开发路径的仿真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102-108. |
[9] | .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115-119. |
[10] | .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基于辽宁产业结构30年变迁的阐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131-135. |
[11] | . “后改革时代”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题、目标、关键及重点[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96-102. |
[12] | . 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103-108. |
[13] | 印重, 刘金全, 马昕田. 我国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与经济波动的动态相关性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135-139. |
[14] | 周凯. 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变迁——基于长三角两省一市的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161-165. |
[15] | 高煜.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近期研究的述评[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6): 100-1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