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7 ›› Issue (6): 42-50.

• 经济理论前沿及热点 • 上一篇    下一篇

夫妻相对收入与幸福感

尹志超, 杨超   

  • 出版日期:2017-11-15 发布日期:2018-07-19
  • 作者简介:尹志超,经济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70);杨超,经济学博士,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讲师(江西 南昌 330013)。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3213、7170306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6AZD014);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A45)

  • Online:2017-11-15 Published:2018-07-19

摘要: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女性越来越多地参与经济活动,女性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也日益提升,夫妻相对收入的高低显著影响了夫妻双方的主观幸福感。妻子相对于丈夫收入的增加以及传统的“男多女少”的夫妻相对收入模式的背离会显著降低城市家庭女性幸福感,对城市家庭男性的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在农村地区,妻子相较于丈夫收入越高,则越可能降低农村男性、女性的主观幸福感,但整体而言,农村家庭中“男少女多”“男女相当”两类家庭的主观幸福感与传统的“男多女少”家庭的主观幸福感差异并不显著。

关键词: 夫妻相对收入, 主观幸福感, 性别特征, 性别差异

中图分类号: 

  • F427

〔1〕Komter, A. E.,Keizer, R.,Dykstra P. A., “The Men behind Economically Successful Women: A Focus on Dutch Dual-Earner Couples,” Multidisciplinary Journal of Gender Studies, vol.1, no.2(2012), pp.156-187.
〔2〕Akerlof, G.,Kranton, R.,“Economics and Identity,”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15, no.3(2000), pp.715-753.
〔3〕〔7〕〔17〕雷晓燕、许文建、赵耀辉:《高攀的婚姻更令人满意吗?婚姻匹配模式及其长远影响》,《经济学(季刊)》2014年第1期.
〔4〕Becker, G. S.,“Altruism in the Family and Selfishness in the Market Place,” Economica, vol.189, no.48(1981), pp.1-15.
〔5〕Stuzer, A.,Frey, B. S.,“Does Marriage Make People Happy, or Do Happy People Get Married?” The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 vol.35, no.2(2006), pp.326-347.
〔6〕风笑天:《青年婚配类型与夫妻关系——全国五大城市1216名已婚青年的调查分析》,《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8〕陶涛、李丁:《夫妻职业相对地位与家庭幸福感关系研究》,《人口研究》2015年第5期.
〔9〕Easterlin, R. A.,“Does Economic Growth Improve the Human Lot? Some Empirical Evidence,”Paul A., Melvin W. Reder, Nations and Households in Economic Growth,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4, pp.89-125.
〔10〕郝身永、文雯:《配偶收入如何影响自身生活幸福感?——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6)的实证分析》,《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年第3期.
〔11〕罗楚亮:《绝对收入、相对收入与主观幸福感——来自中国城乡住户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财经研究》2009年第11期.
〔12〕张学志、才国伟:《收入、价值观与居民幸福感——来自广东成人调查数据的经验证据》, 《管理世界》2011年第9期.
〔13〕 Knight J.,Song L.,Gunatilaka R.,“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Its Determinants in Rural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 vol.20,no.4 (2009),pp. 635-649;李涛、史宇鹏、陈斌开:《住房与幸福:幸福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经济研究》2011年第9期.
〔14〕许琪、邱泽奇、李建新:《真的有“七年之痒”吗?——中国夫妻的离婚模式及其变迁趋势研究》,《社会学研究》2015年第5期.
〔15〕穆峥、谢宇:《生育对父母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6期.
〔16〕石智雷:《多子未必多福——生育决策、家庭养老与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社会学研究》2015年第5期.
[1] 孙巍, 王亚君. 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动态演化机理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1-59.
[2] 孙久文, 姚鹏. 单一结构地区转型的原因与路径探讨--以东北地区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44-49.
[3] 魏后凯. 东北经济的新困境及重振战略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26-32.
[4] 李政, 于凡修. 东北地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机制与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33-43.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王塑峰, 纪玉山. 东北重化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基于综合竞争优势理论的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30 -41 .
[4] 孙巍, 王亚君. 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动态演化机理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1 -59 .
[5] 张一兵. 义肢性工具模板和符码记忆中的先行时间——对斯蒂格勒《 技术与时间 》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0 -65 .
[6] 张亮. 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创新道路析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6 -72 .
[7] 孙琳. 论置身性解释学:在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3 -78 .
[8] 胡大平. 哈维的空间概念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9 -86 .
[9] 卓承芳. 维希留“速度—空间”观刍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87 -92 .
[10] 郭渊. 民国时期政府对领海制度的讨论及对海洋权益的维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93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