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8 ›› Issue (2): 131-138.

• 历史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试论“澶渊之盟”对宋辽关系的影响

赵永春   

  • 发布日期:2018-11-22
  • 作者简介:赵永春, 1953 年生, 历史学博士, 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吉林长春130012)。

  • Published:2018-11-22

摘要: “ 澶渊之盟”有关“ 兄弟之国” 的约定对宋辽百年和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 但有关“ 岁币”的约定以及双方领土利益的驱使, 又为双方“ 友好”关系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最终导致宋辽关系的破裂。“ 澶渊之盟” 及其以后的宋辽百年之好不是宋朝“ 用金钱买来的和平” , 而是宋朝用其完全可以和辽朝抗衡的实力换来的“ 和平” 。实际上, “澶渊之盟” 对宋辽关系的发展既有积极方面的影响, 也有消极方面的影响, 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盟约。

关键词: 澶渊之盟, 宋辽关系, 影响

中图分类号: 

  • K246

〔1〕杨世彝:《也评“ 澶渊之盟”》,《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4 年第3 期;尚钺:《中国历史纲要》,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 年, 第205页.
〔2〕蔡美彪等:《中国通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8 年, 第113页.
〔3〕陶晋生:《宋辽关系史研究》, 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 年, 第15 -42 页;罗朝霞:《澶渊之盟” 之性质辨》,《贵阳师专学报》2000 年第1 期.
〔4〕金石:《重评“ 澶渊之盟”》,《民族研究》1981 年第2 期.
〔5〕《宋代“ 模式” 可资当今中国借鉴?》,《参考消息》2007 年3月20 日.
〔6〕〔7〕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8, 景德元年十二月辛丑,北京:中华书局, 1980 -1986 年, 第1299 、1299 页.
〔8〕徐松辑:《宋会要辑稿》, 番夷二之一七, 北京:中华书局,1957 年, 第7770 页.
〔9〕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2 , 庆历三年七月癸巳, 第3408 页.
〔10〕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8 , 景德元年十二月癸未, 第1291 页.
〔11〕庄绰:《鸡肋编》卷中《明皇敕突厥书》, 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 第50 页.
〔12〕叶梦得:《石林燕语》卷2,北京:中华书局, 1984 年, 第18 页.
〔13〕脱脱等:《宋史》卷282《王旦传》, 北京:中华书局, 1977年, 第9544 页.
〔14〕脱脱等:《元史》卷436《陈亮传》, 北京:中华书局, 1977年, 第12937 页.
〔15〕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70, 大中祥符元年十一月癸未,北京:中华书局, 1957 年, 第1578 页.
〔16〕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150, 庆历四年六月戊午, 北京:中华书局, 1957 年, 第3640 页.
〔17〕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60, 景德二年五月丙辰, 北京:中华书局, 1957 年, 第1340 页.
〔18〕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8, 宣和四年六月三日,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年, 第53 页.
〔19〕〔30〕陆游:《老学庵笔记》卷7, 北京:中华书局, 1979 年,第92 、92 页.
〔20〕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259, 熙宁八年正月乙卯, 北京:中华书局, 1957 年, 第6321 页.
〔21〕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198, 嘉八年四月庚辰, 北京:中华书局, 1957 年, 第4796 页.
〔22〕《开州志》卷11《历代论五·燕蓟第四十五》, 明嘉靖本.
〔23〕苏轼:《东坡志林》卷2《官职·记讲筵》, 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 第29 页.
〔24〕〔26〕赵:《上徽宗乞抚存北狄》, 赵汝愚:《宋名臣奏议》卷140 ,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5〕〔28〕叶隆礼:《契丹国志》卷8《兴宗文成皇帝》,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年, 第83 、83 页.
〔27〕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98, 乾兴元年六月乙巳, 北京:中华书局, 1957 年, 第2282 页.
〔29〕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142, 庆历三年七月癸巳, 北京:中华书局, 1957 年, 第3408 页.
〔31〕〔33〕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1, 北京:中华书局, 1983年, 第4 、5 页.
〔32〕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251, 熙宁七年三月丙辰, 北京:中华书局, 1957 年, 第6122 页.
〔34〕叶隆礼:《契丹国志》卷9《道宗天福皇帝》,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年, 第95 页.
〔35〕脱脱等:《宋史》卷186《食货志下八·互市舶法》, 北京:中华书局, 1977 年, 第4563 页.
〔36〕〔37〕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8, 景德元年十二月辛丑, 北京:中华书局, 1980 年, 第1299 、1299 页.
〔38〕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1《帝德》, 北京:中华书局, 1981年, 第3 页.
〔39〕王钅至:《默记》卷中, 北京:中华书局, 1981 年, 第20 页.
〔40〕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1, 北京:中华书局, 1961 年, 第54 页.
〔41〕脱脱等:《宋史》卷468《童贯传附方腊传》, 北京:中华书局, 1977 年, 第13661 页.
〔42〕脱脱等:《辽史》卷87《萧孝穆传》, 北京:中华书局, 1974年, 第1332 页.
〔43〕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135, 庆历二年二月丁丑, 北京:中华书局, 1957 年, 第3220 页.
〔44〕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137, 庆历二年七月壬戌, 北京:中华书局, 1957 年, 第3284 页.
〔45〕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137, 庆历二年九月癸亥, 北京:中华书局, 1957 年, 第3292 页.
〔46〕李之勤:《熙宁年间宋辽河东边界交涉研究———王安石弃地七百里说质疑》,《山西大学学报》1980 年第1 期.
〔47〕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1, 政和七年七月,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年, 第1 页.
〔48〕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59, 靖康元年十月二十九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年, 第442 页.
〔49〕佚名编:《大金吊伐录校补》第38 篇《事目》, 北京:中华书局, 2001 年, 第131 页.
〔50〕佚名编:《大金吊伐录校补》第103 篇《宋主回书》, 北京:中华书局, 2001 年, 第293 —294 页.
〔51〕李锡厚:《论“ 澶渊之盟” 非“ 城下之盟”》, 张希卿等:《澶渊之盟新论》,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年, 第1 页.
〔52〕〔54〕脱脱等:《辽史》卷93《萧惠传》, 北京:中华书局, 1974年, 第1374 、1374 页.
〔53〕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137, 庆历二年七月壬戌, 北京:中华书局, 1957 年, 第3284 页.
〔55〕司马光:《涑水记闻》, 北京:中华书局, 1989 年, 第116 页.
〔56〕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150, 庆历四年六月戊午, 北京:中华书局, 1957 年, 第3640 页.
〔57〕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195, 嘉六年九月丙子, 北京:中华书局, 1957 年, 第4721 .
〔58〕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205, 治平二年六月己酉, 北京:中华书局, 1957 年, 第4969 页.
〔59〕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237, 熙宁五年八月甲申, 北京:中华书局, 1957 年, 第5762 页.
〔60〕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238, 熙宁五年九月丁未, 北京:中华书局, 1957 年, 第5791 页.
〔61〕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236, 熙宁五年闰七月戊申, 北京:中华书局, 1957 年, 第5726 页.
〔62〕田况:《儒林公议》,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3〕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137, 庆历二年九月乙丑, 北京:中华书局, 1957 年, 第3294 页.
〔64〕脱脱等:《宋史》卷320《王素传附从子余靖传》, 北京:中华书局, 1977 年, 第10405 页.
〔65〕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37《范镇传》, 北京:中华书局,1957 年, 第10784 页.
〔66〕叶隆礼:《契丹国志》卷8《兴宗文成皇帝》,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年, 第82 页.
[1] 陈才训. 论明清清赏清玩之风对小说插图的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201-208.
[2] 吴磊. "合法性-有效性"框架下社区基金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上海和深圳的案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65-71.
[3] 于文夫. 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原因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3): 50-55.
[4] 陈景彦, 周致宏. 小日本主义论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3): 140-146.
[5] 白如晶, 卢帅. 制造业共性技术创新的过程机理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152-154.
[6] 顾海兵, 张安军. 我国区域经济安全的内涵与评价方法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4): 131-136.
[7] 刘丽芳. 外资并购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145-148.
[8] 戴利研. 主权财富基金建立的宏观经济影响因素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144-149.
[9] 张嘉昕, 曹占涛. “限塑令”的福利效应与改进机理[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2): 122-124.
[10] 唐晓华, 赵丰义. 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自主研发投入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1): 128-132.
[11] 杨再喜. 同官尽才俊,偏善柳宗元———析论韩愈在柳宗元接受史上的奠基作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246-249.
[12] 周游. 影响俄罗斯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因素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2): 95-98.
[13] 张献忠. 明中后期科举考试用书的出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1): 127-133.
[14] 王红梅. 清末宪政思潮的勃兴对商人的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1): 152-154.
[15] 陈伟, 邵志华. 美学研究中跨文化比较的真理性与法理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1): 165-17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