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7 ›› Issue (2): 170-177.

• 东亚殖民主义与文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大地,或者说愚昧的意义--论《生死场》的"场"

段从学   

  • 出版日期:2017-03-15 发布日期:2018-07-27
  • 作者简介:段从学,西南交通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 成都 611756)。

  • Online:2017-03-15 Published:2018-07-27

摘要: 鲁迅《 序 》和胡风《 读后记 》,虽然都对《 生死场 》作了高度评价,但立论的根据和看待问题的视野,却全然不同,隐含着相互辩驳的对话。胡风一直在线性时间维度上,把"生"和"死"打断为两节,再经由历史进化论的重新组织,让两者构成性质不同的因果关系,划分出了三种性质不同的生存状态。第一种是"蚊子似"的自然生存,"糊糊涂涂地生殖,乱七八糟地死亡"。第二种是《 生死场 》下半部所展示的"历史过程性"生存。第三种,胡风语焉不详,用指事定义的方式,代替了具体解释。"为死而生""为生而死",胡风惊警而斩钉截铁的断言背后,是巨大的话语断裂。而且,是永远不可能被弥合的巨大断裂。由于胡风的立足点不是时间性的个体生命,作为"人工制品"的民族国家,并且把特定情境中的历史要求当作了最高价值原则,这就注定了个体生命在他《 读后记 》中的缺席。《 生死场 》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以类群整体之"生"为最高价值目标,以对"死"的必然性的反抗为纽带,不着痕迹地联结成了一个有机整体。重读《 生死场 》,不仅是反思"启蒙-进步"的现代性传统,更重要的是提醒我们正视并承认大地的意义,重新审视我们自身的人类学性质。

关键词: 萧红, 《 生死场 》, 民族国家, 现代性, 启蒙

中图分类号: 

  • I206.6

〔1〕季红真:《萧红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215页.
〔2〕〔4〕〔5〕〔6〕鲁迅:《萧红作〈生死场〉序》,《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22、422、423、423页.
〔3〕鲁迅:《351116 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584页.
〔7〕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39页.
〔8〕〔9〕胡风:《读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7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第541,541页.
〔10〕鲁迅:《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25页.
〔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6〕〔28〕〔29〕萧红:《生死场》,上海文艺出版社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7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第477-478、491、499、488-489、489、490、474、501、465、479、476、503、514、519、532页.
〔23〕朱自清:《那里走》,《朱自清全集》第4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30页.
〔24〕卡尔·贝克尔:《启蒙时代哲学家的天城》,何兆武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88-89页.
〔25〕鲁迅:《随感录五十九“圣武”》,《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371页.
〔27〕鲁迅:《341009 致萧军》,《鲁迅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24页.
[1] 黄万华. 国家认同和世界意识:东北抗日戏剧的新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62-169.
[2] 黎保荣. 何 为 科 学--中国现代文学"科学"内涵及其演变新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95-202.
[3] 冯静. 殖民权力场域与东北现代文学话语建构——以《盛京时报》文艺副刊为考察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74-179.
[4] 张娟. 都市文化语境下的学衡派生存悖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13-217.
[5] 汪沛. 新文化的重释与新倡——“中国新文化百年纪念学术研讨会”综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25-228.
[6] 刘东方. “1918年起点说”申议——以《新青年》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81-187.
[7] 宛小平,朱亚坤. 功利和超功利——基于朱光潜和鲁迅的一场争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88-193.
[8] 刘朝霞. 物化·奴化·异化——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童养媳形象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89-192.
[9] 时世平. 以日为鉴:近代中国文学语言转型的他者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83-188.
[10] . 纪实与回忆:论郭沫若、谢冰莹对从军北伐的不同书写[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5): 170-174.
[11] . 在现代性中开启的中国女性文学批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5): 175-180.
[12] . 徘徊在现代与传统之间——李健吾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的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5): 181-186.
[13] . “民国”的文学史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189-195.
[14] 李红梅. 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中的乐天精神[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229-233.
[15] 黄万华. 战时中国文学呈现的中外文学交流[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6): 190-19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李健. 天人合一:感物美学的哲学根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95 -204 .
[2] 庄友刚. 马克思主义城市观视域下的当代城市发展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2 -48 .
[3] 卢江. 跨越式过渡何以可能——从“恩格斯文本”到生产关系变革的重新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61 -66 .
[4] 赵立彬.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对革命参与者的抚恤与安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142 -148 .
[5] 陈民镇. 交错视界中的中外交通——饶宗颐与中外交流史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161 -169 .
[6] 孔繁华. 从性质透视我国行政复议立法目的定位——兼与行政诉讼之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4): 50 -56 .
[7] 徐延辉. 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与其主观生活质量[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4): 74 -82 .
[8] 邱海平.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6 -9 .
[9] 何自力. 关于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几个重要原则[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0 -12 .
[10] 谢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致力于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3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