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回顾中国当代美学60 年发展历程, 一个不能绕过而且意义深远的问题是1985 年前后美学研究方法论热的大潮涌动。方法论热体现了学术意识的觉醒和方法论的自觉, 其发生首先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背景, 也与此前中国现当代美学研究中方法意识的阙如相关。方法论的探索经历了从自然科学方法向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的移转, 其历史贡献首先在于改变了建国以来当代美学研究重观念轻方法以至于完全没有方法论自觉的缺陷, 其次在于直接造成了美学研究的活跃态势, 推动了美学研究多元格局的形成。方法论热中的美学研究也有自我迷失和缺陷:一是将方法出新等同于观念创新, 没有摆正二者的正确关系;二是混乱了方法的层次秩序与相应规范, 忽视美学研究方法的特殊性。方法论热既以其不能抹杀的理论贡献也以其难以回避的历史局限给予当今学界以有益启示:首先, 美学研究必须重视研究方法问题, 同时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观念与方法的辩证关系, 将观念创新与方法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其次, 美学研究在方法论研究和方法选择中应该注意研究方法结构系统的层次性、互补性、差异性, 在加强哲学层次和一般层次研究方法的同时, 特别要重视美学文艺学特殊方法的运用。根据研究对象的自身特点与客观要求寻找到、运用好属于自己的研究方法, 是美学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美学的学科未来, 美学的观念创新, 存在于美学研究的特殊方法与其他方法的有效协同和完美发挥之中。
中图分类号:
〔1 〕陆贵山:《论文艺学方法论的层次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编:《文艺学方法论讲演集》,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 年, 第43 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年,第8 - 9 页 - 9 页.. |
[1] | 王强. “地力动员”:抗战时期国统区的农地整理运动及成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25-132. |
[2] | .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基于沪市A股2009—2010年报的经验数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109-114. |
[3] | 侯卉, 徐丁. 养老服务业产业价值链经济贡献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155-158. |
[4] | 王德胜, 孟姝芳. 以“人”为关注点——朱光潜心理美学研究的特点[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2): 162-166. |
[5] | 郭培贵, 于秀丽. 明代辽东进士的历史贡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1): 166-174. |
[6] | 董凤丽, 吕杰. 基于综合结构效益指数的沈阳经济区产业结构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6): 130-134. |
[7] | 徐春祥, 宫颖. 承接制造业外包对辽宁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3): 166-169. |
[8] | 阳建雄. 《水浒传》情节指瑕[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3): 249-252. |
[9] | 徐爱国. 大陆法系与中国传统法的转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1): 47-51. |
[10] | 张节末. 没有历史感就没有方向感———30 年来中国美学研究的教训及其解决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5): 9-11. |
[11] | 刘悦笛. 30 年西方美学研究缺什么[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5): 15-17. |
[12] | 任先大. 当代学术史视域中的严羽研究--以郭绍虞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4): 212-216. |
[13] | 朱显荣. 论我国著作权侵权民事救济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3): 110-114. |
[14] | 田丽. 我国金融发展中教育的贡献与作用[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2): 172-174. |
[15] | 熊秋良. 论民国初年的选举法[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1): 124-1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