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于思远等编:《房地产住房改革运作全书》,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1998 年, 第297、91 页.〔2〕贾康、刘民军:《中国住房制度改革问题研究:经济社会转轨中“居者有其屋”的求解》,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年,第11页.〔3〕卜凡中:《我们房地产这些年》,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第29 -30页.〔4〕杨慎:《〈邓小平关于建筑业和住宅问题的谈话〉发表纪实》, 《中国发展观察》2010年第5 期.〔5〕李实、罗楚亮:《中国城镇居民住房条件的不均等与住房贫困研究》, 天则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 2007年6 月, www.unirule.org.cn/xiazai/2007061107.doc.〔6〕李实、魏众、丁赛:《中国居民财产分布不均等及其原因的经验分析》, 《经济研究》2005 年第6 期.〔7〕王晓明、吴慧敏:《开征物业税对我国城镇居民的影响》,《财贸经济》2008年第12 期.〔8〕朱亚鹏:《住房制度改革:政策创新与住房公平》,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7 年.〔9〕〔美〕道格拉斯· 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陈郁等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 第10 -20页.〔10〕杨瑞龙:《论我国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的冲突及其协调》, 《经济研究》1994年第5 期.〔11〕李斌:《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分割性》, 《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2期.〔12〕肖文海:《论住房公积金的基本性质和基本定位》, 《改革与战略》2003 年第2/3期.〔13〕王育琨:《改革以来我国住房体制的变化》, 《经济学家》1992年第5 期.〔14〕杨鲁、王育琨:《住房改革———理论的反思与现实的选择》,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2年, 第40 页.〔15〕黄兴文、蒋立红等:《住房制度市场化改革———成就、问题、展望》,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年, 第118 -119页.〔16〕Ya ping Wang& Allen Murie,“Commercial Housing Development in Urban China,” Urban Studies, vol.36 no.9(1999), pp.1475-1494.〔18〕成思危:《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目标模式与实施难点》, 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1999年, 第122 -123页.〔19〕侯淅珉、应红、张亚平:《为有广厦千万间──中国城镇住房制度的重大突破》,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39页.〔20〕柴强:《我国房地产制度改革与发展30年》, 邹东涛、欧阳日辉等编:《发展和改革蓝皮书: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报告中国改革开放30 年(1978— 2008)》,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第546 页 年(1978— 2008)》,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第54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