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0 ›› Issue (6): 223-225.

• 古代东亚的思想纽带与文化关联 • 上一篇    下一篇

情感与审美:现当代文学经典的界定与书写

侯敏, 王卫平   

  • 出版日期:2010-11-15 发布日期:2018-11-29
  • 作者简介:侯敏, 1981年生, 鞍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辽宁鞍山114007);王卫平, 1957年生, 文学博士,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辽宁大连116081)。

  • Online:2010-11-15 Published:2018-11-29

摘要: 在当下的文学语境中, 由于人的情感和审美方式的改变, 一些传统的文学经典显然已经失去了其经典意义。因此, 对于“经典”问题的讨论在时下变得切实而必要。文学经典面临着如何界定与甄别以及应该怎样面对与书写等问题。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 经典, 界定, 书写

中图分类号: 

  • I206.6
〔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第14页.〔2〕施叔青:《文坛反思与前瞻:施叔青与大陆作家对话》, 香港:明窗出版社, 1989年, 第179 页.
[1] 陈军. 《诗经》“昔我往矣”句经典化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91-197.
[2] 王雨辰. 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主题与基本特点[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0-15.
[3] 冯静. 伪满洲国文学书写中的妓女叙事——以《朦胧烟花巷》为个案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205-209.
[4] 殷晓燕. 文化语境与 “文学经典” 的释义——宇文所安对中国文学经典的解构与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230-233.
[5] 张岩. 中国现代作家的神话书写[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2): 200-204.
[6] 郑蓉. 传销犯罪的界定与追诉问题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6): 92-96.
[7] 宋玉书. 文化共享仪式与多元解码立场———文学经典影视传播的传播学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6): 255-259.
[8] 安启念. 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2): 4-9.
[9] 刘明, 赵国杰, 于美霞. 企业竞争力概念界定及其评价视角转换初探[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3): 36-38.
[10] 朱寿桐. 论现代都市文学的期诣指数与识名现象---兼论上海作为都市空域的文学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3): 158-164.
[11] 李金华. 论道德的心理结构及其界定阈值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2): 40-42.
[12] 宋剑华. 精英意识与农民意识的相互置换---论陈登科《风雷》中人物形象的身份错位[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1): 180-186.
[13] 高楠. 从类本质到社会实践关系———在经典延伸中重读“美的规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6): 165-171.
[14] 高楠. 喧闹语境中的矛盾整合———新世纪以来文艺学建构态势[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4): 170-173.
[15] 高旭国. “红色经典”的三个历史阶段[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2): 180-183.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