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征地使得一些农民获得城市户口,被动性地适应城市生活。城乡在空间上的对立嫁接到拆迁安置房社区失地农民与市民身份的对立上,加深了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冲突。拆迁安置房社区失地农民生活空间的改变无法代替其行为和心理的完全转变,适应城市生活是个长期的过程。
中图分类号:
〔1〕丹尼尔?贝尔: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王春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 〔2〕杜洪梅: 《城郊失地农民的社会角色转换》,《社会科学》2006 年第9 期。 〔3〕布劳: 《不平等和异质性》,王春光等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 〔4〕曼纽尔?卡斯特: 《认同的力量》,夏铸九、黄丽玲等译,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年。 |
[1] | 王本朝. 骡马曳车:吴宓的悲悯情怀及身份认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77-82. |
[2] | 聂伟. 社会包容与农民工市民化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102-112. |
[3] | 孟宏斌. 新型城镇化、非农化征地与农地增值收益权保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4): 55-59. |
[4] | . 中国东西部失地农民市民化意愿对比测量[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62-67. |
[5] | 周立. 文化传播研究的立足点及研究趋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255-258. |
[6] | 颜琳. "作家"与"战士"意识的交互显现与抑制---延安时期丁玲身份认同现象的个案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3): 201-206. |
[7] | 宋全成.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及对策---非自愿移民与社会学研究的双重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2): 43-48. |
[8] | 许艳霞, 徐飞. 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立法[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4): 64-66. |
[9] | 方红姣, 周锦涛. 民国时期国民党高层政治女性的政治取向与身份认同———以宋庆龄、何香凝为叙述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3): 133-140. |
[10] | 廖小军. 城市化中失地农民与制度安排的合理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2): 51-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