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1 ›› Issue (2): 146-149.

• 江户时代的日本与中国 • 上一篇    下一篇

从江户时代年号看日本对儒学文化的吸收

陈景彦, 张锦   

  • 出版日期:2011-04-20 发布日期:2019-01-21
  • 作者简介:陈景彦,1955 年生,历史学博士,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吉林长春130012) ; 张锦,1978 年生,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吉林大学公共外语学院讲师( 吉林长春130012) 。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07BSS005)

  • Online:2011-04-20 Published:2019-01-21

摘要: 江户时代是日本吸收中国儒学的关键时期,从该时代的天皇年号上也反映出日本此时对待中国儒学的态度,即已从古代中世时的注重表象的学习,转为注重儒学的义理及实质的研究。从年号的用字来源看,无不出自中国古籍,但在年号使用以及改元过程中,日本并不只是模仿学习中国,而是同中有异,充分体现了日本吸收与改造中国儒学以为己用的独特性。

关键词: 江户时代, 年号, 儒学

中图分类号: 

  • K313.36

〔1〕〔4〕〔5〕森本角藏: 《日本年号大观》,东京: 讲谈社,1983年,第155-307、739、739-740 页。
〔2〕郑学稼: 《日本史》( 四) ,台北: 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7 年,第14-15 页。
〔3〕刘元满: 《日本皇名、年号用字中的汉字文化表现》,《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年第6 期。
〔6〕范晔: 《后汉书》,北京: 中华书局,1965 年,第1 册,第146页。
[1] 张圆圆. 中国哲学史诠释模式的传统借鉴与当代反思——论《明儒学案》的哲学史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36-40.
[2] 刘培. 经世致用与激励名节——北宋中期的儒学复兴与辞赋创作[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1): 175-182.
[3] 刘岳兵. “皇国史观”与宋代儒学的思想纠葛———以《神皇正统记》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6): 165-170.
[4] 孟晓旭. 江户时代日本人的中国认识———以“漂流事件”为中心的考察[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1): 124-129.
[5] 曾军. 从“注经”到“论文”——刘勰的儒家典籍文学经典化策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3): 161-166.
[6] 张昭军. 援西入儒——康有为对传统儒学的改造与重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1): 118-123.
[7] 李春青. 儒学“独尊”之原因新探[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3): 89-93.
[8] 周复光. 试论儒家的"立人之道"[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5): 21-25.
[9] 傅新毅. 心性论的祛魅与重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00, 0(5): 21-24.
[10] 唐凯麟, 曹刚. 儒学的再生是否可能--论儒学的当代命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0, 0(1): 4-11.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