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嘉隆万是明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相对独立的单元。大礼议是这一时期的新起点,也是连接这一时期政治的主线。世宗去世之后,徐阶所草拟的世宗遗诏被人们视为隆庆朝与嘉靖朝“决裂”的重要标志。高拱被穆宗重用后,充分肯定了世宗钦定的大礼议,旗帜鲜明地坚持世宗朝的政治路线,使隆庆朝在震荡中得以调适,完成了与嘉靖朝的理性对接。这是高拱对隆庆政治的重要贡献,也是高拱在隆庆政治中有所建树的基点。
中图分类号:
〔1〕〔10〕谈迁: 《国榷》卷64,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辛丑,北京:中华书局,1958 年,第4037、4037 页。 〔2〕高拱: 《高拱全集?附录》卷10《文集序跋?高文襄公集序》,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年,第1702 页。 〔3〕《明世宗实录》卷221,嘉靖十八年二月辛丑,第2 页。 〔4〕张廷玉等: 《明史》卷202《廖纪传》,北京: 中华书局,1974年,第5324 页。 〔5〕林之盛编述: 《皇明应谥名臣备考录》卷3《学士丰熙》,周骏富辑: 《明代传记丛刊?名人类21》第56 册,台北: 明文书局,1991 年,第314 页。 〔6〕〔7〕张廷玉等: 《明史》卷213《徐阶传》,北京: 中华书局,1974 年,第5633、5635 页。 〔8〕沈德符: 《万历野获编》卷9《阁部重轻》,北京: 中华书局,1959 年,第245 页。 〔9〕徐阶: 《世经堂集》卷5《拟遗诏》,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徐氏刻本,第1 页。 〔11〕〔24〕张廷玉等: 《明史》卷203《高拱传》,北京: 中华书局,1974 年,第5639、5639 页。 〔12〕〔13〕韦庆远: 《张居正和明代中后期政局》,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第190、191-192 页。 〔14〕〔17〕姜德成: 《徐阶与嘉隆政治》,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 年,第251、257-258 页。 〔15〕《明穆宗实录》卷1,隆庆元年正月壬子,第6-7 页。 〔16〕《明穆宗实录》卷5,隆庆元年二月乙巳,第3-4 页。 〔18〕高拱: 《高拱全集》附录二卷3,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年,第1396 页。 〔19〕《明穆宗实录》卷22,隆庆二年七月甲子,第7 页。 〔20〕〔22〕《明穆宗实录》卷22,隆庆二年七月乙丑,第8、7-8页。 〔21〕谈迁: 《国榷》卷65,隆庆元年正月辛巳,北京: 中华书局,1958 年,第4044 页。 〔23〕高拱: 《高拱全集?纶扉稿》卷1《披沥悃诚辞免恩命疏》,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年,第170 页。 〔25〕张廷玉等: 《明史》卷206《唐枢传》,北京: 中华书局,1974年,第5440 页。 〔26〕〔27〕高拱: 《高拱全集?掌铨题稿》卷1《正纲常定国是以仰裨圣政疏》,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年,第187-188、188页。 |
[1] | 田澍. 断裂与重塑:大礼议的政治功能[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3): 129-134. |
[2] | 赵轶峰. 明代嘉隆万时期政治文化的嬗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4): 152-1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