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1 ›› Issue (2): 182-186.

• • 上一篇    下一篇

“美术者”何以是“上流社会之宗教”———论王国维审美信仰建构的世俗追求

潘黎勇   

  • 出版日期:2011-04-20 发布日期:2019-01-21
  • 作者简介:潘黎勇,1982 年生,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 上海200241) 。

  • Online:2011-04-20 Published:2019-01-21

摘要: 叔本华的意志本体论使王国维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敢于直视生存本相、叩问存在意义并据此寻求应对之道的思想者。面对横亘而来的永劫痛苦,他急欲从中超脱出来。《<红楼梦>评论》正是这种个体化的信仰探索的代表文本。其中,无论是宗教或艺术,王国维皆从纯然形上层面阐释它们的超脱机制。而《去毒篇》提出的“美术者,上流社会之宗教”命题则反映出作者从个体灵魂的苦痛挣扎转向为社会群体寻觅精神出路的焦虑,这种焦虑紧密关联着深重的社会政治危机与文化道德困境,表现出对一种世俗价值的关切。

关键词: 王国维, 艺术, 宗教, 信仰

中图分类号: 

  • B83

〔1〕〔2〕〔12〕〔13〕〔14〕〔15〕〔16〕〔17〕〔18〕〔19〕〔21〕〔24〕〔25〕〔26〕〔27〕王国维: 《王国维文集》第三卷,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年,第369、469、23、25、24、24、24、25、25、25、25、31、345、353、353 页。
〔3〕〔4〕〔5〕〔6〕〔7〕〔8〕〔9〕〔10〕〔20〕王国维: 《王国维文集》第一卷,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年,第3、2、8、8、8、14、8、9、250页。
〔11〕〔28〕刘小枫: 《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1998 年,第310、311 页。
〔22〕〔23〕叔本华: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2 年,第259、262 页。
[1] 王立. 明清灾害文学书写与御灾信仰的精神史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33-39.
[2] 王峰. 齐马蓝、布里洛盒子与人类主义艺术的破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170-178.
[3] 孙文宪. “艺术生产”视域中的文学批评——释意场域的构建与批评的生产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5): 183-191.
[4] 黄鸣奋. “活法”三义:当代西方新媒体艺术宣言例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175-183.
[5] 阎嘉. 当代西方生产性文学批评理论的缘起与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202-212.
[6] 李雷. 社区权力场域与公共艺术生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1): 195-200.
[7] 罗俏鹃, 秦明利. 阿甘本对丹托艺术本体论问题的“回应”与探索[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177-182.
[8] 张立杰.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内在逻辑及批判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63-69.
[9] 刘锋杰. “诗史说”:钱锺书的“弃”与王国维的“续”[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173-182.
[10] 〔澳〕罗兰·博尔臧峰宇, 臧峰宇译, 李萍译校. 马克思主义"暖流"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22-31.
[11] 张宗艳. 论思辨形而上学的实现方式[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1-25.
[12] 宋智慧. 实用艺术作品版权保护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84-88.
[13] 李雷. “微时代”的文艺生产与审美接受[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38-143.
[14] 魏义霞. 梁启超对康有为宗教思想的凸显及用意[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25-30.
[15] 刘平,孙昉. 逊清小朝廷与故宫学的萌芽[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48-15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