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4 ›› Issue (5): 178-186.

• • 上一篇    下一篇

何谓“父亲”?为什么要反对“父亲”?——“五四”时代家庭(族)伦理道德及“父权”观念批判再思索

贾振勇   

  • 出版日期:2014-10-20 发布日期:2019-01-22
  • 作者简介:贾振勇,1970年生,文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 济南 250014)。

  • Online:2014-10-20 Published:2019-01-22

摘要: 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领域,父亲形象从“初始经验”到“实质部分”的演化,是专制政治传统在日常人伦领域的再现与延展。五四新文化先驱对家庭(族)伦理道德及父权观念的批判,主要着眼点是父权制与君权制的沆瀣一气。五四新文化先驱不但揭穿了传统伦理道德及父权观念对天性的父亲形象的扭曲和压抑,而且将人伦关系支点重新确立在“爱”这个融合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本质出发点上,其中尤以鲁迅目光卓具。与文化批判的鲜明取向不同,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作家在文学领域塑造父亲形象时,却面临情与理、敬与畏、爱与恨的复杂纠葛。这为重新审视自五四以来的“父亲”形象,提供了一个别样的空间。

关键词: 伦理道德, 父亲, 理智, 情感, 文学

中图分类号: 

  • I206.6

〔1〕安德烈·比尔基埃等主编:《家庭史(一)》,袁树仁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5页。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6页。
〔3〕杜维明:《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曹幼华、单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29页。
〔4〕〔5〕陈独秀:《宪法与孔教》,《五四运动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第51-52、52页。
〔6〕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6页。
〔7〕葛荃:《传统儒学的政治价值结构与中国社会转型析论》,《山东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8〕朱德发:《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9〕马克思:《鸦片贸易史》,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6页。
〔10〕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五四运动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第17页。
〔11〕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五四运动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第92页。
〔12〕陈独秀:《一九一六年》,《五四运动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第10页。
〔13〕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8-29页。
〔14〕陈独秀:《复辟与尊孔》,《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12页。
〔15〕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五四运动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第84、85、87、88页。
〔16〕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五四运动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第347、351、353页。
〔17〕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80页。
〔18〕〔22〕蔡元培:《致“公言报”并答林琴南君函》,《五四运动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第223、224页。
〔19〕易白沙:《孔子平议(下)》,《五四运动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第31页。
〔20〕隐尘:《新旧思想冲突平议》,《五四运动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第237页。
〔21〕刘再复:《“五四”理念变动的重新评说》,《书屋》2008年第8期。
〔23〕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38、130、132-133、133-140页。
〔24〕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222页。
〔25〕乔治·弗兰克尔:《心灵考古——潜意识的社会史(一)》,褚振飞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第136页。
〔26〕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3页。
[1] 欧阳友权. 网络文学虚拟审美的娱乐边界[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59-166.
[2] 胡疆锋. 通向及物的现实主义——论网络文学的现实转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67-175.
[3] 许苗苗. 网络文学与微时代文学的新质[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76-183.
[4] 杜桂萍. 元明清杜甫题材的戏曲重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50-65.
[5] 赖大仁. 当代文学阐释论研究中的“本体阐释”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70-178.
[6] 刘俐俐. 中国文学场域视野下文学评奖综合考察的理论发现与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153-161.
[7] 孙文宪. “艺术生产”视域中的文学批评——释意场域的构建与批评的生产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5): 183-191.
[8] 孙烨. 更多的是“对话”,而非“对峙”——从蒂尼亚诺夫与巴赫金的文学演变观谈起[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5): 205-209.
[9] 彼得·斯坦纳 姜原2. 文学史上的达尔文主义与反达尔文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5): 210-214.
[10] 吕周聚. 论被遮蔽的五四文学传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23-30.
[11] 谭桂林. “佛化新青年”与五四新文学运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31-40.
[12] 陈定家. 网络文学20年:若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161-168.
[13] 欧阳友权. 提质换挡期网络文学的进阶之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169-174.
[14] 李清瑞. 电影叙事的“游戏转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207-213.
[15] 朱寿桐. 澳门文学与汉语文学的后现代感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56-62.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