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4 ›› Issue (2): 47-51.

• 伦理学的当代视角 • 上一篇    下一篇

出场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再诠释

王力平   

  • 发布日期:2019-01-24
  • 作者简介:王力平,1979年生,内蒙古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内蒙古 包头 014010);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430079)。
  • 基金资助:
    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学子项目(12ZHFD12);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NJZC13154)

  • Published:2019-01-24

摘要: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世界历史的不同时期随着不同社会历史语境的变迁而不断地更新着自己的出场路径和出场形态。两次“大航海时代“成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最为宏阔的历史语境,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景以及重大社会实践问题的建设性反思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出场的基本路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出场形态内在地蕴藏着“本土化”与“全球化”两个维度。当今世界社会实践形态的结构性巨变呼唤着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不断出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思想旨趣势所必然地呈现为一种不断在场的自觉状态,这种在场状态将从立场自觉上升为理论自觉,从方法自觉转向范式自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出场, 在场

中图分类号: 

  • C91-0

〔1〕Ritzer,G.,Sociological Theory,New York: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pp.6-9.1996,4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79-580页。
〔3〕布莱恩·特纳:《社会理论指南》,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4页。
〔4〕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否思社会科学——19世纪范式的界限》,刘琦岩、叶萌芽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179页。
〔5〕宋伟:《马克思资本现代性批判的理论意义及其当代阐释》,《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第5期。
〔6〕S.N.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旷新年、王爱松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21页。
〔7〕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1页。
〔8〕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志强、胡秉诚、王沪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94页。
〔9〕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仝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11〕郑杭生、刘少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9页。
〔12〕张小溪:《社会学的“世界主义时刻”——访德国慕尼黑大学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8月11日。
〔13〕郑杭生:《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两种形态》,《光明日报》1985年7月29日。
〔14〕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深化(上卷):“实践结构论”的提出与“理论自觉”的轨迹》,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页。
〔15〕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37页。
〔16〕李永胜:《社会工程学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重要范式》,《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年 第1期。
[1] 卓承芳. 维希留“速度—空间”观刍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87-92.
[2] 鉴传今.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批评性考察[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4): 4-7.
[3] 许辉. 第二人称--边缘叙述者[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3): 169-171.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