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互联网的话语平权模式,创造了数字化时代的“新民间文化” ,刷新了原有的文学社会学。民间本位是网络作者秉持的写作立场,平庸崇拜是网络写作的认同理念,感觉撒播则成就了网络文本的话语狂欢。于是,话语平权的新民间文化成为网络文学的一种形态描述和价值诠释。
中图分类号:
〔1〕沃尔夫冈· 韦尔施. 重构美学〔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277. 〔2〕Dominic St rinati. An Int roduction To Th eories of Poplar Cul ture〔M〕. London: Rou tl edge Press , 1998.256-257. 〔3〕耕硕. 千万别把自己太当回事〔A〕. 刘学红. 网上江湖〔C〕.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 186. 〔4〕池田大作. 我的人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155. |
[1] | 欧阳友权. 网络文学虚拟审美的娱乐边界[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59-166. |
[2] | 胡疆锋. 通向及物的现实主义——论网络文学的现实转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67-175. |
[3] | 许苗苗. 网络文学与微时代文学的新质[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76-183. |
[4] | 陈定家. 网络文学20年:若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161-168. |
[5] | 欧阳友权. 提质换挡期网络文学的进阶之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169-174. |
[6] | 陈海. 网络文学研究的媒介生态学未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5): 212-215. |
[7] | 杨新敏. 网络文学:与谁交流? 交流什么? 怎么交流?[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5): 136-139. |
[8] | 黄鸣奋.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网络文学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5): 140-143. |
[9] | 艺丹. 网络文学:文学面临的新挑战[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2): 188-19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