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4 ›› Issue (3): 63-68.

• 东北老工业基地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企业集群战略: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探索

孟韬   

  1. 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辽宁大连116025
  • 出版日期:2004-06-20 发布日期:2004-06-20
  • 作者简介:孟韬( 1973- ), 男, 陕西汉中人, 经济学博士研究生, 讲师, 主要从事产业组织理论、企业组织理论研究。

  • Online:2004-06-20 Published:2004-06-20

摘要: 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企业集群战略是在中央政府提出“要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 走出一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之路”的号召下的一项新探索, 有助于培育区域经济的“内生”力量, 发展比较优势产业。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国外以及我国的浙江、广东等省发展企业集群的经验, 构建起专业化分工协作、空间集聚、不断创新的企业集群。

关键词: 企业集群, 东北老工业基地, 产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 

  • F832.42

〔1〕王辑慈. 创新的空间—— 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仇宝兴. 小企业集群研究〔M 〕.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3〕张威.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J〕. 中国工业经济, 2002, (3).
[1] 程娜. 东北老工业基地智能化转型发展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63-73.
[2] 代栓平, 纪玉山. 中美贸易争端的警示:加快发挥综合竞争优势 推动技术自主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28-37.
[3] 刘水林. “基本法”“特别法”“程序法”三位一体立法体系的特别构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72-76.
[4] 王伟光.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新型智库建设——在东北“三省一区”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暨新型智库建设研讨会[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5-8.
[5] 李政, 于凡修. 东北地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机制与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33-43.
[6] 董经政. 传统工业区改造中城市社会空间的重构———以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5): 60-63.
[7] 路通, 刘立. 现代生产服务业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地位与对策[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1): 71-73.
[8] 于维同, 王策, 王济渊.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律环境问题探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6): 82-87.
[9] 马树才, 胡立杰, 王永刚. 壮大东北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6): 114-117.
[10] 姜欣.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支持及协同效应[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6): 118-121.
[11] 袁阡佑. 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双重动力启动与对策[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6): 122-126.
[12] 赵子祥.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践中构建和谐辽宁[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4): 90-93.
[13] 张晓芬, 董玉宽. 科学发展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绿色技术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4): 100-102.
[14] 张福贵.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东北现代文化人格的缺失[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6): 68-72.
[15] 李文. 调整经济结构的政策导向与措施[J]. 社会科学辑刊, 2000, 0(2): 67-7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