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4 ›› Issue (2): 71-75.

• 经济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两个层次的产权多元化与国有经济的深化改革

严汉平, 白永秀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陕西西安710069
  • 出版日期:2004-04-20 发布日期:2004-04-20
  • 作者简介:严汉平( 1974- ) ,男,陕西户县人,经济学博士生,主要从事经济体制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 Online:2004-04-20 Published:2004-04-20

摘要: 〕产权多元化包括两层涵义: 一是微观层次的产权多元化即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 二是宏观层次的产权多元化即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深化对产权多元化的认识有利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一方面,通过微观层次的产权多元化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宏观层次的产权多元化可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实施产权多元化战略,就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破所有制垄断,消除所有制歧视;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保护多元化的产权主体; 而且,政府要适度退出。在产权多元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产权多元化是一个长期、渐进、动态的过程;二是产权多元化在不同地区和行业应有所不同,不能搞一刀切;三是产权多元化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产权多元化是市场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

关键词: 国有经济, 产权多元化, 产权结构, 所有制结构

中图分类号: 

  • F121.2

〔1〕段强. 经济转轨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变迁分析〔J〕. 经济学动态, 2002, ( 2) .
〔2〕白永秀, 严汉平. 转轨时期国有经济退出路径的变迁—— 由体制内主动退出到体制外被动退出〔J〕. 求是学刊, 2003, ( 2) .
〔3〕洪银兴. 论现阶段市场趋向的所有制结构改革〔J〕.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2003, ( 1) .
〔4〕夏蜀. 我国银企债务重组的博弈分析〔J〕.管理世界, 2002, ( 8) .
[1] 李政. 中国国有经济70年:历史、逻辑与经验[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11-18.
[2] 朱富强. 如何理解国有经济以及所有制之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4): 102-106.
[3] 卫兴华. 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几个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104-110.
[4] 刘瑞, 王岳. 对“国进民退”争议的反思[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5): 92-97.
[5] 李政. “国进民退”之争的回顾与澄清———国有经济功能决定国有企业必须有“进”有“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5): 98-102.
[6] 李秀云. 国有企业改革思路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3): 187-190.
[7] 严汉平, 白永秀. 国有经济存在的逻辑及边界的确定[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4): 73-77.
[8] 于连胜. 关于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优势互补的思考--沈阳市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互动现状调查[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6): 93-95.
[9] 孙蚌珠. 我国就业的所有制结构变动及其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2): 80-85.
[10] 何立胜, 管仁勤. 市场结构与所有制结构调整相关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0, 0(4): 67-71.
[11] 郭先登. 改造国有经济微观基础的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00, 0(3): 52-56.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